程朱理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辽宁人民出版社《诸子百家大辞典》第984页(972字)
是二程和朱熹两个学派的合称,故后又亦称程朱学派。该学派发端于北宋周敦颐。
他融合道学、佛学、儒学思想,初步建立了一套综合探讨宇宙本原、万物生成、人性、封建伦常等问题的理论体系,提出“无极而太极”、“性”、“命”、“理”等哲学范畴,成为宋代理学的基本范畴。其第子程颢、程颐是这一学派的奠基人。
他们在周敦颐的思想理论基础上,建立了以“天理”为基本概念的儒学新体系。认为“理”或“天理”是世界的最高主宰,万物产生的最后根源。
并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理气说”、“人性论”和“格物致知说”等。二程的四传弟子朱熹继承和发展了二程的学说,并吸收了北宋其他理学家的某些观点,使“天理论”、“人性论”、“格物致知说”等理论更加丰富和严密,成为理学集大成者。
朱熹注解《太极图说》云:“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太极生阴阳,理生气也”。
认为“理”是宇宙的本源,是离开事物独立存在的抽象实体,由它主宰和派生万事万物。强调“理先气后”、“理本气末”。他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
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事。”(《朱子语类》卷一)断言“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朱文公文集·读大纪》)朱熹继承发展了二程的人性论,把人性分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人心分为“道心”和“人心”。认为教育的作用即是“复性”和“尽心”,不仅要变化先天“气质”之偏以恢复“天地之性”,而且要消除后天的物欲和私欲对“人心”的蔽障,使“道心常为一身之主。
而人心每听命。”(《中庸章句序》)从而明确地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教育宗旨。二程主张“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二程遗书》卷18)朱熹则提出“主敬以立其本,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宋元学案·晦翁学案》)程朱理学具有较高的思辨性质,包含丰富的辩证思想。“本是一个,而消息盈虚,便生阴阳。”(《朱子易说》卷一)“一分为二,节节如此,以至无穷,皆是一生两尔”。(《朱子语类》卷六十七)它是宋代理学的主要代表,是维护封建专制主义政权的思想工具。
宋代以后得到了统治阶级的提倡,逐步取得了儒学正宗的地位,影响深远。重要着作有《二程全书》、《朱子大全》、《四书集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