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湖南人民出版社《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第1047页(218字)
【释义】:
并列 ①有德行、有志向的人。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3:“夫山……育群物而不倦,有似仁人志士,是仁者之所以乐山也。”→仁人义士 正人君子 谦谦君子 势利小人 不逞之徒 奸邪小人。②比喻为理想而献身的人。
郭沫若《科学的春天》:“在旧社会……大批仁人志士,满腔悲愤,万种辛酸,想有所为而不能为,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褒义。多用于褒扬赞誉。→仁人义士 势利小人 不逞之徒 奸邪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