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剧团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国现代社团辞典1919-1949》第384页(1060字)
亦称“边区民众剧团”,全称“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
抗日战争时期以演眉户、秦腔为主的地方戏剧团体。解放战争时期为部队文艺工作团体。
在毛泽东同志倡议下,1938年7月4日由“民众娱乐改进会”发起,组建于延安。
团长先后为柯仲平、马健翎,副团长刘克礼;张季纯、墨遗萍,马健翎等任主任。
教员有刘白羽、扬洁、方纪、李丽莲、柳青以及马可、安波等。成员有雷烽、王彭、张力、张震、张云、贺原野、程士荣、黄俊耀、史雷、李刚、党奎、刘玉琴、李文宁、王志艺、陈燮美、高持之、米成义等三十人左右,后发展到八十余人。
旨在“利用旧形式”,表现“新的革命内容”。从成立之日起采取秦腔和眉户等戏剧形式,先后创作、演出了大量反映革命斗争生活的现代戏。
曾作过两次称为“小长征”巡回演出,足迹几乎遍及陕甘宁边区。深受群众欢迎,誉之为“咱们自己的剧团”。
1944年曾荣获边区文教大会特等奖旗。先后创作演出了《一条路》、《好男儿》、《回关东》、《中国拳头》、《中国魂》、《干到底》、《抓破脸》、《三岔口》、《十二把镰刀》、《两亲家》、《大家喜欢》、《桃花村》、《三妯娌》、《两块钱》以及被称为三部曲的《血泪仇》、《一家人》、《穷人恨》等剧。
毛泽东曾手书“简单、明了、动人”六字评价《中国拳头》一剧。此外,该团还对《斩马谡》、《八大锤》、《潞安州》、《反徐州》、《打渔杀家》等传统戏曲进行改编。出色地以革命的内容、民族的形式为工农兵服务。1947年4月,全团集体入伍,成为“西北野战军政治部宣传队”。
简称“野政宣传队”改由雷烽任队长。从此,担负起既是演出队,又是宣传鼓动队和战勤队的任务。
当时,主要成员有创作组的马健翎、张季纯、钟纪明、张明坦;音乐组的米唏、李玉存、姚玲;主要演员有王杰学、史雷、张云、孙凌、高祥、辛化秦、莉莎、吴君尚、川杰、王烽璋、冯先瑟、刘少美、任国宝,张宏弼、廖春花等。后扩大到一百多人,除演出原秦腔、眉户剧如《血泪仇》、《十二把镰刀》外,还采用歌剧、话剧、快板等形式创作演出新剧目,如《十五个鸡蛋》、《三勇士》、《活捉张汉初》、《见面》等。
在长期战争中,起了宣传、鼓动、组织、教育群众的积极作用,培养了一批戏曲人才,为革命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1949年2月改编为“第一野战军政治部文工团”(简称“野政文工团”)。1949年秋其第二队进入西安,改为“西北民众剧团”。1950年3月与“西北联防军政治部文工团”合并,组成“西野文工团。
”1952年以原“民众剧团”为班底,扩建为“西北戏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