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大总校文工团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国现代社团辞典1919-1949》第493页(863字)

全称“抗日军政大学总校文艺工作团”,简称“抗大文工团”。

抗日战争时期以演出话剧、京剧为主的综合性文艺团体。1938年12月成立于延安。缪正心、杨恬、克伦、何方、芢荪和欧阳山尊、张桐等相继任团长和副团长,孙明远、尚贝、李玉堂相继任指导员。初期成员有裴东篱、吕班、苏里、夏沙、陈雨、颜一烟、郑律成、傅涯、刘泳川、梁速征、黎坚、列、黄作舟、方明、林怡、王希珍、温礼源、陈季瑜、李佑民、于义、罗彦等四十余人。

先后又有史若虚、裴华、张富强、吴因、李蒙、关度、金毅夫、白璐、何方、武兆堤、苏明、江涛、严冷、兢痕、李抗、李纪章、肖炜、金革、赵景春、王卓、田玲、苏保华、李波平等加入。以配合学校的军政教育、宣传抗战和党的方针政策为目的;以抗大的校风“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作为团风。1939年奉中共中央之命,到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活动。先后创作演出了话剧《破草鞋》、《同蒲快车》、《炸弹》、《窑黑子》、《三江好》、《救国公粮》、《横岭战斗》、《路》、《石井一郎》、《曾队长》、《维持维持》、《青天白日》、《大学教授》、《她们》、《风风》、《在转变中》、《投奔前线》、《刘老大》、《最后的战争》、《杨占元》、《弄巧成拙》、《接了头,没了头》、《重见天日》等。从1940年起,先后演出了《空城计》、《打渔杀家》、《四郎探母》、《陆文》和《群英会》等京剧传统剧目,并编演了现代或历史京剧,如:《战陈庄》、《亡宋鉴》、《中秋月》、《荡家恨》、《失足恨》、《韩玉娘》等。

此外还创作、编演了快板剧、活报剧、歌剧等,如《群丑会》、《1940年进行曲》、《东征记》、《宪政活报》、《参军曲》等。

另外还演出《阿Q正传》、《雷雨》、《白毛女》、《血泪仇》以及《母亲》、《光荣》等中外名剧和独特的“吕班大鼓”。作为宣传队、工作队、战斗队,对活跃部队文娱生活和鼓舞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斗志,起了积极作用。

先后有孔敏、王希珍等人在筹粮、扩兵和反扫荡斗争中牺牲。抗日战争胜利后,奉命随部队挺进东北,成为东北军大文工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