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000567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国图书大辞典:1949-1992第3册经济》第71页(442字)

[英]亚当·斯密着。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2年10月版,1974年6月版。60万字。2卷。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剖析,提出劳动决定价值的理论。共5篇。始终贯穿统一的研究对象——国民财富,和统一的中心思想——经济自由主义思想。第一篇,论述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和劳动产品分配于各阶级人民的自然顺序,指出分工的作用,论证分工能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国民财富增进的积极因素。阐述对分工、交换、货币、工资、利润、地租等问题的理论。第二篇,论述资本的性质、积累和使用。认为资本是国民财富增进的另一积极因素,提出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理论问题。第三篇,论述各国富裕的不同进度。论证国家政策的正确与否对于分工和国民财富的关系,认为国家对经济生活应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第四篇,论述政治经济学的各体系。评论不正确的经济学说和政策如何妨碍国民财富的增进。第五篇,论述君主或国家的收入。论证国家收支对于国民财富的影响。收入“汉译世界学术名着丛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