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005570 税收学原理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国图书大辞典:1949-1992第3册经济》第634页(351字)

国强着。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年12月版。23.7万字。分8章。论述税收的本质、税收的作用、税收负担、税收制度、税收管理体制和国际税收关系。书中沿着生产的社会性——社会公共需要——社会公共事务——国家——税收这样一条线索展开对税收本质的分析,认为国家执行公共事务构成生产的必要外部条件,社会公共事务是国家征税的依据;税收的形式特征为整体有偿性、规范性、法治性;税收的经济内容应是剩余产品价值,税收不能参与V的分配。在分析税收的职能作用之后,提出税收调节效果的衡量问题,提出社会经济的税收弹性这一数量指标;认为税负转嫁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与无计划商品经济中的表现形式不同,前者表现为先价后税,后者表现为先税后价,这种形式的区别,并不改变转嫁的实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