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虫丸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方剂大辞典第一册》第919页(1585字)
【方源】:
《金匮》卷上。
【异名】:
妇科大黄虫丸(《饲鹤亭集方》)。
【组成】:
大黄十分(蒸) 黄芩二两 甘草二两 桃仁一升 杏仁一升 芍药四两 干地黄十两 干漆一两 虻虫一升 水蛭一百个 蛴螬一升 虫半升
【用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每服五丸,酒送下,一日三次。
【功用】:
活血化瘀,通经消癥。
①《金匮》:缓中补虚。②《金鉴》:攻热下血。③《中国药典》:活血破瘀,通经消痞。
【主治】:
瘀血内停,腹部肿块,肌肤甲错,形体羸瘦,目眶黯黑,潮热,食欲不振;妇人瘀血经闭不行。
①《金匮》: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②《金匮要略今释》引《类聚方广义》:妇人经水不利,渐为心腹胀满,烦热咳嗽,面色煤黄,肌肤干皮细起,状如麸片,目中昙暗,或赤涩羞明怕日者;小儿疳眼,生云翳,睑烂羞明,不能视物,并治雀目。③《金匮要略今释》:早期肝硬化。
【宜忌】:
《中国药典》:孕妇禁用。若出现皮肤过敏者停服。
【方论选录】:
①《医方考》:是方也,干漆、桃仁、虻虫、水蛭、蛴螬、虫去干血之品也;君以大黄,是听令于将军矣;佐以芍药、地黄,生新血也;佐以杏仁、甘草,致新气也;佐以黄芩,驱游热而坚肠胃也。②《金鉴》引李中梓:劳伤之证,肌肤甲错,两目黯黑,此内有瘀血者也。仲景洞见此证,补之不可,凉之无益,而立此方。《经》曰:血主濡之,故以地黄为君;坚者削之,故以大黄为臣;统血者脾也,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又酸苦涌泄为阴,故以甘、芍、桃仁为佐;咸走血,苦胜血,故以干漆之苦,四虫之咸为使。③《张氏医通》:夫五劳七伤,多缘劳动不节,气血凝滞,郁积生热,致伤其阴。世俗所称干血痨是也。所以仲景乘其元气未漓,先用大黄、虫、水蛭、虻虫、蛴螬等蠕动啖血之物;佐以干漆、生地、桃仁、杏仁,行去其血;略兼甘草、芍药以缓中补虚,黄芩开通郁热,酒服以行药势。待干血行尽,然后纯行缓中补虚收功。
【临证举例】:
①慢性活动性肝炎《陕西中医》(1986;7;301):用本方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40例。治愈17例,症状体征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HBSAg转阴;有效19例,症状体征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HBSAg呈阳性,或肝功能损害减轻,但未恢复正常,HBSAg呈阳性者;无效4例。②早期肝硬化《岳美中医话集》:张某,男,49岁,经某医院确诊为早期肝硬变。中医诊为血瘀气滞而肝硬,处以大黄虫丸,日二丸,早晚各服一丸,并用《冷庐医话》化瘀汤,日一帖,计服虫丸240丸,化瘀汤180剂,其间服柴芍六君汤加当归、瓦楞、橘叶。一年后肝脾不能扪及,肝功化验正常。③慢性盆腔炎,继发性不孕《北京中医》(1984;2∶54):孔某,女,32岁。小腹胀痛,腰骶痠痛,经期更剧。月经量少色紫黑有块,经期延后,经前经期乳胀痛,素日白带量多,质清稀,舌质黯红,舌尖有瘀点,苔白稍腻,脉象沉涩。十年前生一女孩已殁。有产后发热腹痛史,后未再孕。检查:阴道分泌物多,宫体活动受限,两侧压痛,增厚,可扪及条索状物。诊断为:慢性盆腔炎,继发性不孕症。投以大黄虫丸,消其癥结,祛其瘀阻,然后以补肾调经法收其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