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杉
书籍:中医辞海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下册》第77页(482字)
中药名。
见《东北药植志》。别名:赤柏松,紫柏松。为红豆杉科植物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 Sieb.et Zucc.的枝和叶。
东北红豆杉为常绿乔木,高达20米。树皮赤褐色,成裂;枝密生,小枝互生。叶螺旋状着生,呈不规则两列,与小枝约成45度角斜展,条形,长1.5~2.5(~3.5)厘米,宽2.5~3毫米,基部窄,有短柄,先端骤尖,上面光绿色,中脉隆起,下面有两条较边带宽2倍的灰绿色(干后淡黄褐色)气孔带。
花单性异株;球花单生叶腋;雄花有雄蕊9~15,药室5~6;雌花有卵形淡红色胚珠。种子卵圆形,生于红色肉质的杯状或坛状的假种皮中,熟时紫褐色,有光泽,长约6毫米,上部有3~4钝纵脊,顶有小凸尖,种脐通常三角形或近方形,稀宽椭圆形;假种皮基部有数对鳞片。
花期3~6月。果期9月。散生于山地林中。分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
利尿,通经。治肾脏病,糖尿病。内服:煎汤,叶:3~6克;小枝(去皮):9~15克。治肾炎浮肿,小便不利:紫杉叶6克,木通9克,玉米须9克。
水煎,日服2次(《吉林中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