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下册

遗精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下册》第136页(2013字)

病名。

指不因性交而精液自行泄出的病证。出《普济本事方·膀胱疝气小肠精漏》。多因肾虚精关不固,或君相火旺,湿热下注等,扰动精室而引起。有梦而遗者,名为梦遗,无梦而遗,甚至清醒时精自滑出者,名为滑精。

本病在《内经》中称为精时自下。《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称为梦失精,《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谓之精溢、失精和梦泄精。

如其《虚劳溢精见闻精出候》:“肾气虚弱,故精溢也。见闻感触,则动肾气,肾藏精,今虚弱不能制于精,故因见闻,而精溢出也;”又《虚劳梦泄精候》:“肾虚为邪所乘,邪客于阴,则梦交接,肾藏精,今肾虚不能制精,因梦感动而泄也。

”又《虚劳失精候》:“肾气虚损,不能藏精,故精漏矣。”《普济本事方》卷3:“梦遗有数种,下元虚惫,精不禁者,宜服茴香丸;年壮气盛,火节淫欲,经络壅滞者,宜服清心丸;有情欲动中,经所谓所愿不得,名曰白淫,宜良方茯苓散。”《证治要诀·遗精》:“有用心过度,心不摄肾,以致失精者;有因思色欲不遂,精色失位,输泻而出者;有欲太过,滑泄不禁者;有年壮气盛,久无色欲,精气满泄者。”又“失精梦泄,亦有经络热而得者,若以虚冷用热剂,则精愈失。”《景岳全书·遗精》归纳了九种遗精之证:“凡有所注恋而梦者,此精为神动也,其因在心;有欲事不遂而梦者,此精失其位也;其因在肾;有值劳倦即遗者,此筋力不胜,肝脾之气弱也;有因心思索过度辄遗者,此中气有不足,心脾之虚陷也;有因湿热下流,或相火妄动而遗者,此脾肾之火不清也;有无故滑而不禁者,此下元亏虚,肺、肾之不固也;有素禀不足,而精易滑者,此先天元气之单薄也;有久服冷利等剂,以致元阳失守而滑泄者,此误药之所致也;有壮年气盛,久节房欲而遗者,此满而溢者也。凡此之类,是皆遗精之病。”《医学心悟·遗精》:“梦而遗者,谓之梦遗;不梦而遗者,谓之精滑。大抵有梦者,由于相火之强,不梦者,由于心肾之虚。

西医的神经衰弱、前列腺炎、精囊炎等引起的遗精,一般可参考本病论治。本篇的病因病机主要为肾虚不藏和君相火旺。造成肾虚不藏的原因一是恣情纵欲,导致肾精亏耗和肾阴虚损,相火偏盛,扰动精室,使封藏失职;二是禀赋不足,下元虚惫,精关不固,易于滑泄。导致君相火旺的原因一是劳神太过,心阴暗耗,心阳独亢,心肾不交,水亏火旺,扰动精室;二是心有妄想,所欲不遂,心神不宁,君火偏亢,相火妄动,亦能精遗;三是湿热痰火下注,扰动精室,而致精泄。综上所述,遗精的发病机理,主要责之于心、肝、肾三脏,遗精主要应与生理性遗精、精浊、膏淋鉴别。成年未婚男子、或婚后夫妻分居者,一月泄精一二次,次日无不适者属生理性遗精,并非病态。精浊为尿道口时时流溢出米泔样或糊状浊物,滴沥不断,茎中作痒作痛,痛甚如刀割火灼,而遗精没有疼痛感觉。膏淋是指小便混浊如水泔水样,且溲时尿道热涩疼痛。

本病的辨证要点一是审察病位,一般认为用心过度,或杂念妄想,君相火旺,而致遗精的多为心病,精关不固,无梦滑泄者多为肾病;二是分清虚实:初起多实,日久则多虚,实证以君相火旺及痰火湿热下注为主;虚证则属肾虚不固,封藏失职,若虚而有热象,多为阴虚火旺。三是辨别阴阳:肾虚遗精又当分辨阴虚还是阳虚。

偏阴虚者,多见头昏目眩,腰酸耳鸣,舌质红,脉细数;偏阳虚者,多见面白少华,畏寒肢冷,舌质淡,脉沉细。

遗精的辨证施治:属心肾不交者,症见梦遗,次日头昏且晕,心悸,精神不振,体倦乏力,小便短黄而有热感,舌质红,脉细数。

治宜清心滋肾,交通心肾。方用三才封髓丹加黄连,灯心之类。属肾阴亏虚者,症见遗精,头昏目眩,耳鸣腰酸,神疲乏力,形体瘦弱,舌红少津,脉弦细带数。治宜壮水制火,佐以固涩。

方用知柏地黄丸合水陆二仙丹化裁。

若遗精频作,日久不愈者,用金锁固精丸以固肾摄精。属肾气不固者,症见滑精频作,面白少华,精神萎靡,畏寒肢冷,舌质淡,苔白,脉沉细而弱。治宜补肾固精。

偏于阴虚者,用六味地黄丸;偏于阴虚者,用《济生》秘精丸和斑丸主之。属肝火偏盛者,症见梦中遗泄,阳物易举,烦躁易怒,胸胁不舒,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清肝泻火。

方用龙胆泻肝汤为主。

属湿热下注者,症见遗精频作,或尿时有精液外流,口苦作渴,小便热赤,苔黄腻,脉濡数。治宜清热化湿。

方用肚丸加车前子,泽泻、黄柏、萆薢等。属痰火内蕴者,症见遗精频作,胸闷脘胀,口苦痰多,小便热赤不爽,少腹部及阴部作胀,苔黄腻,脉滑数。

治宜化痰清火。方用猪苓丸加味。遗精初起,一般以实证为多。日久不愈,可逐渐成虚证,或虚实夹杂之证。

阴虚可兼以火旺,肾虚可兼有湿热痰火。病久不愈者,可导致肾阳虚惫而兼见早泄、阳萎。

但遗精一病,预防一般较好。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应注意精神调养,排除杂念,清心寡欲,乃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同时应避免过度的脑力紧张,适当参加一些体力劳动和文娱活动。注意生活起居,节制性欲,戒除手淫,少食辛辣刺激性食品。

上一篇:遗溺 下一篇:中医辞海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