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下册

鹅不食草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下册》第144页(1591字)

中药名。

见《食性本草》。别名:食胡荽、石胡荽、野园荽、肠草、鹅不食、地芫荽、满天星、沙飞草、地胡椒、大救驾、三节剑、山胡椒、连地稗、球子草、二郎戟、小救驾、白珠子草、铁拳头、散星草、地杨梅、三牙钻、蚊子草、杜网草、屎草、砂药草、白地茜、猪屎潺、通天窍、雾水沙、沙、小拳头。为菊科植物石胡荽Centipeda minima(L.)A.Br.et Aschers.的带花全草。

石胡荽,一年生匍匐状柔软草本。

枝多广展,高8~20厘米,近秃净或稍被绵毛。叶互生;叶片小,匙形,长7~20毫米,宽3~5毫米,先端钝,基部楔,边缘有疏齿。

头状花序无柄,直径3~4毫米,腋生;总苞片约2列,边缘膜质;花托平坦或稍隆起;花杂性,淡黄色或黄绿色,管状;雌花位于头状花序的外围,多列,花冠短;两性花,数朵,位于头状花序的中央,花冠钟状,顶端4裂;雄蕊4,围绕花柱四周,花药短,基部钝形;花柱裂片短,钝或截头形。瘦果四棱形,棱上有毛,无冠毛。

花期9~11月。

生于稻田或阴湿处、路旁。花开放时采收,去净泥杂,晒干。干燥的全草,相互缠成团,灰绿色或棕褐色。

茎细而多分枝,颜色较深,质脆易断,断面黄白色,中央有白色的髓或已形成空洞。叶小,多皱折,破碎不全,完整的叶片呈匙形,边缘有3~5个锯齿,叶脉不明显,质极脆,易碎落。头状花序小,球形,黄色或黄褐色。

微有香气,久嗅有刺激性,味苦、微辛。以灰绿色、有花序、无杂质、嗅之打喷嚏者为佳。主产浙江、湖北、江苏、广东等地。

此外,广西、河南、江西、福建、安徽等地亦产。拣净杂质,切段,晒干。

味辛,性温。祛风利湿,通窍散寒。治感冒,寒哮,喉痹,百日咳,痧气腹痛,阿米巴痢,疟疾,疳泻,鼻渊,鼻瘜肉,目翳涩痒,臁疮,疥癣,跌打。《本草纲目》:“解毒,明目,散目赤肿,云翳,耳聋,头痛脑酸,治痰疟,鼻塞不通,塞鼻瘜自落,又散疮肿。

”《本草拾遗》:“去目翳,挼塞鼻中,翳膜自落。”内服:煎汤,4.5~9克;或捣汁。外用:捣烂塞鼻、研末搐鼻或捣敷。

①治目病肿胀红赤,昏暗羞明,隐涩疼痛,风痒,鼻塞,头痛,脑酸,外翳攀睛,眵泪稠粘:鹅不食草6克,青黛3克,川芎3克,为细末,先噙水满口,每用米许飐入鼻内,以泪出为度。

(《原机启微》飐鼻碧云散)。②治肿毒:野园荽一把,穿山甲(烧存性)2.1克,当归尾9克。

捣烂入酒一碗,绞汁服,以渣敷之(《濒湖集简方》)。③治脾寒疟疾:石胡荽1把,杵汁半碗,入酒半碗,和服(《濒湖集简方》)。

④治伤:鲜石胡荽捣烂,外敷伤部(《泉州本草》)。

⑤治伤风头痛、鼻塞,目翳:鹅不食萆(鲜或干均可)搓揉,嗅其气,即打喷嚏,每日两次(《贵州民间草药》)。

临床可用于①治疗疟疾:将石胡荽制成注射剂(每毫升含生药2克),在发作前2小时注射1次,连用3日,疗效显着。②治疗鼻炎;将鹅不食草研成细粉吸入鼻孔,每日数次;或用棉花浸湿拧开后,包药粉少许,卷成细条塞鼻,20~30分钟后取出,每日1次;或制成油膏纱条,放置鼻腔内,1小时后取出。

大多数病人用药后头痛、鼻塞等症状消失。③治疗软组织损伤:将鹅不食草研成粉末,成人每次用6~9克(小儿减半),以黄酒180~240克(不饮酒者用酒水各半)、红糖30~60克同煮(沸后密盖勿令泄气),过滤后温服;药渣趁热敷于患部。

亦可用粉剂每日3~6克,或以鲜草30~60克捣汁,分3次,温酒冲服。治疗胸、背、腰部等软组织损伤,均有效。

全草中含多种三萜类成分、蒲公英赛醇、蒲公英甾醇、山金车烯二醇及另一种未知的三萜二醇。尚含有豆甾醇、谷甾醇、黄酮类、挥发油、有机酸等。

挥发油和乙醇提取液体部分有某些止咳、祛痰、平喘作用,沉淀部分止咳效果不明显,无祛痰作用。煎剂对结核杆菌有某些抑制作用。

石胡荽 1.植物全形 2.花 3.果实

上一篇:鹅口疮 下一篇:中医辞海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