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下册

痛风*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下册》第192页(2169字)

病名。

指由于长期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病症。临床以高尿酸血症,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肾实质性病变和尿酸结石形成为特点。

根据血液中尿酸增高的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痛风是由于先天性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继发性痛风是由于其他疾病、药物等引起尿酸生成增多或排出减少,形成高尿酸血症而致。本病在临床上以关节红、肿、热、痛反复发作,关节活动不灵活为主要表现,属于中医学痹证。西医认为痛风发病的主要环节是尿酸生成增多、增速,或排泄减少,减慢使血液中尿酸浓度增高。另外过去曾认为进高嘌呤类食物可能是原发性痛风的病因,但目前认为进食高嘌呤类食物只有在有痛风素质的人,才会引起发病。中医认为本病可分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

外因是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常见风寒湿、风湿热等多邪杂感。风寒湿邪侵袭人体 由于居处、劳动环境寒冷潮湿,或涉水淋雨,或长期水下作业,或气候剧变,冷热交错等原因以致风寒湿邪侵袭人体而致痹证。风湿热邪侵袭人体。外感风热,与湿相并,而致风湿热合邪为患,或风寒湿痹,郁而化热,痹阻经络关节而致痹证。

内因是正气不足,劳逸不当 劳倦过度,耗伤正气,或劳后汗出当风,或汗后冷水淋浴,外邪乘虚而入。体质亏虚素体虚弱或病后、产后气血不足,腠理空虚,卫外不固,外邪乘虚而入。

本病主要病机为外邪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以致关节、肌肉疼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而形成痹证。由于感邪性质不同,或有偏胜,临床表现亦不同,风邪偏胜者为行痹;风邪善行而数变,故关节疼痛游走不定;寒邪偏胜者为痛痹,寒主收引其性凝滞,故关节疼痛有定处;湿气胜者为着痹,湿性重着粘腻,故而肌肤关节麻木重着肿胀。热偏胜者为热痹,经络蓄热,故见关节红肿灼热、痛不可近。痹证初起属实,久则正虚邪实,虚实挟杂。痹证容易出现下述三种病理变化:痹证日久不愈,气血津液运行不畅:血脉瘀阻,津液凝聚,以致瘀血痰浊痹阻经络,出现关节肿大,关节周围瘀斑、结节、屈伸不利等症;病久气血亏耗,呈现气血双亏或肝肾亏损的证候;痹证不愈,由经络及脏腑出现脏腑痹的证候。痛风发病年龄多在30~40岁以上,男性约占95%,有家族遗传性,多数为常染色体遗传,部分则为性联遗传。

临床分三期:无症状期,患者仅有高尿酸血症而无临床症状;急性关节炎期,起病急,多数患者在半夜突感关节剧痛,伴以发热等全身症状而惊醒;慢性关节炎期由急性期发病而来,表现为多个关节受累,发作频繁,间歇期缩短,疼痛加剧,甚至发作后肿痛亦不完全消失。出现下列慢性期表现:痛风石;关节畸形僵硬;肾脏病变,大约有10%~20%原发性痛风患者合并肾结石,其中约84%属于尿酸结石,结石较大时可有肾绞痛、血尿。此外痛风患者常伴高血压、肥胖、动脉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心肌、主动脉瓣及二尖瓣膜上偶有痛风石形成。

在急性关节炎期出现关节红、肿、热、痛及活动受限。慢性关节炎期可见耳轮、跖趾、指间及掌指关节等处有痛风石结节。

晚期关节畸形僵硬。

血尿酸测定、X线摄片检查、急性发作期关节腔穿刺。治疗: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并可热敷受累关节,以便消炎止痛。常用药:秋水仙碱,首次剂量1毫克口服,以后每小时0.5克,直至疼痛缓解。

保泰松或羟保泰松 首次剂量200~400毫克,以后每4~6小时100~200毫克,症状好转后减为100毫克,每日3次,连服3日。消炎痛,每次50毫克,每日3次,连服3日。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能够迅速缓解急性发作,但停药后易有“反跳”。

因此只有秋水仙碱、保泰松等药治疗效果不佳时采用。

出现“反跳”用秋水仙碱可以缓解。发作间歇期及慢性期治疗:主要是使用排尿酸药物或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使血液中尿酸保持在正常或稍偏高的水平。

排尿酸药物适用于血液中尿酸增高、肾功能尚好、血尿素氮在14.3mmol/L以下者。丙磺舒从小剂量0.25克,每日2次开始。两周内递增至0.5克,每日2~3次,最大剂量为每日3克;苯磺唑酮,从每次50毫克,每日2次开始,10天内逐渐递增到每次100毫克,每日3次,最大剂量为每日600毫克。抑制尿酸合成药物 适用于尿酸生成过多,血尿酸显着升高,对排尿酸药物过敏或无效,肾功能不全,血尿素氮在14.3mmol/L以上者,以及其他不适宜使用排尿酸药物的患者。

风寒湿痹,症见关节肌肉疼痛,风邪偏胜关节游走疼痛、寒邪偏胜关节痛剧,痛有定处;湿邪偏胜,肢体关节重着疼痛,肌肤麻木。均于阴雨天加重,舌苔薄白,脉弦紧或濡缓,治宜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方用薏苡仁汤治疗。风湿热痹,症见关节红肿热痛,病势较急,伴发热、口渴、烦闷不安、溲赤、汗出不解、舌红、苔黄、脉数。治宜清热通络、祛风胜湿,方用白加桂枝汤治疗。

痰瘀痹阻,症见痹证日久不愈,反复发作,关节疼痛时轻时重,关节肿大,甚至强直畸形,屈伸不利,皮下结节,舌淡体胖或舌有瘀斑,舌苔白腻,脉细涩。治宜化痰祛瘀、搜风通络。方用桃红饮加减。气血亏虚久痹不愈,反复发作,或呈游走性痛,或呈酸楚重着,甚则关节变形,活动不利,腰脊酸痛,神疲乏力,气短自汗,面色白,舌淡苔薄白,脉细或细弱。

治宜祛风除湿散寒、补益气血肝肾。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减。其它疗法,针灸,外治法如膏药、热熨,以及单方、验方。

上一篇:痧痨 下一篇:中医辞海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