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节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中册》第379页(1300字)
中药名。
见《本草经集注》。别名:黄松木节、油松节、松郎头。为松科植物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或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的枝干的结节。①油松:常绿乔木,高15~25米,胸径达1米。树皮灰褐色,呈鳞甲状裂,裂隙红褐色。枝轮生,小枝粗壮,淡橙黄色或灰黄色;冬芽长椭圆形,棕褐色。
叶针形,2针一束,稀有3针一束的,较粗硬,长10~15厘米,边缘有细锯齿,两面有气孔线;叶鞘初时淡褐色,渐变为暗灰色,外表常被薄粉层。花单性,雌雄同株,均为松球花序;雄球序长卵形,长1~1.5厘米,淡黄绿色,簇生于前一年小枝顶端;花开后成菜荑状,雄蕊多数,雌球序阔卵形,长7毫米,紫色,1~2枚着生于当年新枝顶端,多数珠鳞成螺旋状紧密排列,胚珠2枚;珠鳞下面有一小型苞片,与珠鳞分离。松球果卵形,长5~8厘米,直径3~5厘米,在枝上能宿存数年之久,鳞突较隆起,鳞脐亦突出,呈钝尖形。种子具翅,呈不十分规则之椭圆形,稍扁,紫褐色或褐色,具油汁胚乳。花期4~5月。果熟期翌年9月。
分布辽宁、吉林、河北、山东、山西等地。②马尾松:常绿乔木,高可达40米。
树皮红棕色,叶针形,2针1束,细长而柔韧,叶缘具细锯齿。③云南松:高绿乔木,高达30米。
叶针形,3针1束,长15~25厘米,边缘及中肋有细锯齿。多于采伐时或木器厂加工时锯取之,经过选择修整,晒干或阴干。
干燥松节呈不规则的块状或片状,大小粗细不等,一般长5~10厘米,厚1~3厘米。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横切面较粗糙,中心为淡棕色,边缘为深棕色而油润。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呈刺状。有松节油气,味微苦。
全国有松树分布地区均产。劈碎,用水洗净,浸泡,捞出,润透,待软切片,晒干。
或浸泡后置蒸笼内蒸透,趁热切片。味苦,性温,无毒。入心、肺二经。祛风,燥湿,舒筋,通络。治历节风痛,转筋挛急,脚气萎软,鹤膝风,跌损瘀血。内服:煎汤,9~15克;或浸酒。外用:浸酒涂擦。阴虚血燥者慎服。
①治脚转筋疼痛挛急者:松节30克(细锉如米粒),乳香3克。
上药入银石器内,慢火炒令焦,只留1、2分性,出火毒,研细,服3~6克,热木瓜酒调下(孙用和)。
②治患脚屈,积年不能行,腰脊挛痹及腹内紧结者:松节1斛,净洗,锉之,以水3斛,煮取9斗,以渍曲,又以水2斛煮滓,取1斛,渍饭。酿之如酒法,熟即取饮,多少任意(《补缺肘后方》)。
③治牙齿历蠹,齿根黯黑:松节烧灰揩之(《圣惠方》)。④治水田皮炎:松节、艾叶各适量,制成松艾酒精,涂抹患处(《全展选编·皮肤科》)。油松、马尾松的松节主要含纤维素,木质素,少量挥发油和树脂,挥发油含α-蒎烯及β-蒎烯约90%以上,另有少量l-莰烯。
临床报道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取油松的松头、松节、松针各0.5斤,当归60克,制成复方注射液。
肌肉注射每日2次,每次3毫升,或穴位注射每日2次,每次1毫升。此药似有祛风,镇静,止痛,消炎等作用。
以穴位注射效果较好。
油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