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中册》第1319页(257字)
中药名。
见《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别名:山棕。
为棕榈科植物双籽藤Didymosperma caudaturn(Lour.)H.Wendl.et Drude(又名:双子棕)的根。灌木状,茎具棕衣。
叶大,顶生,不等的羽状分裂,小叶少数,菱形,下面灰白色,边缘啮蚀状,叶脉扇形。生于山坡林下或竹林边。
分布云南等地。全年可采,去皮切片晒干。
味酸涩,性凉。
止血,清热,收敛。治月经过多,血崩,子宫下垂,肺结核咯血。内服:煎汤,30~60克。
治血崩:野棕配茜草、炒艾叶煎汤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