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中册

绿豆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中册》第1445页(1538字)

中药名。

出《开宝本草》。别名:青小豆。为豆科植物绿豆Phaseolus radiatus L.的种子。一年生直立或末端微缠绕草本,被淡褐色长硬毛。

小叶3,阔卵形至棱状卵形,侧生小叶偏斜,长4~10厘米,宽2.5~7.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楔形或截形,两面疏被长硬毛;托叶阔卵形;小托叶线形。总状花序腋生;苞片卵形或卵状长椭圆形,有长硬毛;花绿黄色;萼斜钟状,萼齿千,最下面1齿最长;旗瓣肾形,翼瓣有渐狭的爪,骨瓣的爪截形,其中1片龙骨瓣有角;雄蕊10,2束;子房无柄,密被长硬毛。荚果圆柱状,成熟时黑色,长6~10厘米,宽约6.5毫米,被稀长硬毛。种子短矩形,绿色或暗绿色。

花期6~7月。

果期8月。立秋后种子成熟时采收,拔取全株,晒干,将种子打落,簸净杂质。药材:干燥种子呈短矩圆形,长4~6毫米。

表面绿黄色或暗绿色,光泽。种脐位于一侧上端,长约为种子的1/3,呈白色纵向线形。

种皮薄而韧,剥离后露出淡黄绿色或黄白色的种仁;子叶2枚,肥厚。质坚硬。

味甘,性凉。入心、胃经。清热解毒,消暑,利水。治暑热烦渴,水肿,泻利,丹毒,痈肿,解热药毒。

《开宝本草》:“主丹毒烦热,风疹,热气奔豚,生研绞汁服。亦煮食,消肿下气,压热解毒。”《本草经疏》:“绿豆,甘寒。能除热,下气,解毒。

阳明客热则发出风疹,以胃主肌肉,热极生风故也,解阳明之热,则风疹自除。胀满者,湿热侵于脾胃也,热气奔豚者,湿热客于肾经也,除湿则肿消,压热则气下,益脾胃而肾邪亦自平也。”①治10种水气:绿豆2合半,大附子1只(去皮、脐,切作2片)。

水3碗,煮熟,空心卧时食豆,次日将附子2片作4片,再以绿豆2合半,如前煮食,第三日别以绿豆,附子如煎煮食,第四日如第二日法煮食,水从小便下,肿自消,未消再服。忌生冷毒物盐酒60日(《朱氏集验医方》)。②治小便不通、淋沥:青小豆半升,冬麻子3合(捣碎,以取2升淘,绞取汁),陈橘皮1合(末)。以冬麻子汁煮橘皮及豆令熟食之(《圣惠方》)。③治赤痢经年不愈:绿豆角蒸熟,随意食之。④治小儿遍身火丹并赤游肿:绿豆、大黄。为末,薄荷蜜水调涂。⑤治痈疽:赤小豆、绿豆、黑豆、川姜黄。上为细末,未发起,姜汁和井华水调敷;已发起,蜜水调敷(上3方出《普济方》)。

⑥治金石丹火药毒,并酒毒、烟毒、煤毒为病:绿豆1升,生捣末,豆腐浆2碗,调敷。一时无豆腐浆,用糯米泔顿温亦可(《本草汇言》)。

⑦解乌头毒:绿豆120克,生甘草60克,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现代临床用其治疗:①农药中毒:对误服1059农药中毒者,用绿豆300克,食盐60克,捣细加冷开水约2000毫升浸泡数分钟后,过滤饮用。

尽量多喝,每天最多可喝3000~5000毫升。②腮腺炎:用生绿豆60克置小锅内煮至将熟时,加入白菜心2~3个,再煮约20分钟,取汁频服,每日1~2次。

③铅中毒:每天取绿豆120克,甘草15克。煎汤,分2次配合维生素C300毫克内服,10~15天为一疗程。④烧伤:取生绿豆粉60克,和75%酒精适量调成糊状,30分钟后入冰片9克,调匀备用。伤面暴露,除去脱落上皮及异物,用1‰新洁尔灭溶液清洗后,将药糊涂于创面上,约0.5毫米厚,每日2~3次。

绿豆每百克含蛋白质22.1克,脂肪0.8克,碳水化物59克,钙49毫克,磷268毫克,铁3.2毫克,胡萝卜素0.22毫克,维生素B10.53毫克,维生素B20.12毫克,维生素PP1.8毫克。蛋白质主要为球蛋白类,其组成中蛋氨酸、色氨酸和酪氨酸较少。

绿豆的磷脂成分中有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肌醇、磷脂酰甘油、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酸。

绿豆

上一篇:绿兰花 下一篇:中医辞海中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