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甘草根
书籍:现代本草纲目上卷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第228页(578字)
【名称出处】:《闽南民间草药》
【概况】:
基源 为茜草科玉叶金花属植物毛玉叶金花的根。
原植物 毛玉叶金花Mussaenda pubescens Ait.f.,又名玉叶金花(广州)。
余项参见“山甘草”条。。【药性】:
性味 甘,平。
功效 清热定惊,消肿止痛。
主治 小儿疳积,产后风,腰背酸痛,乳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45g;或入丸、散。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①《闽南民间草药》:“治妇女产后风:鲜山甘草根;洗净,酒炒,浓煎服。” ②《闽南民间草药》:“治小儿疳积:山甘草根洗净切片,晒干研末。每服3g,每日晚餐调饭,服1次。”
食疗 ①《泉州本草》:“治腰背酸痛,不能屈伸:山甘草根头60g,合雄鸡炖服。” ②《泉州本草》:“治乳风(初起者能消,已成者能化脓速愈):山甘草根45g,合猪赤肉或鸡炖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