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术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第1252页(11802字)
【名称出处】:《证类本草》
【概况】:
异名 赤术(《别录》),马蓟(《说文系传》),青术(张衮《水南翰记》),仙术(《纲目》),南苍术(《中药志》),茅术(江苏),枪头菜(东北)。
基源 为菊科苍术属植物苍术、北苍术、关苍术或朝鲜苍术的根茎。
原植物 正品苍术一般指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A tractylis lancea Thunb.)和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Bunge)Koidz.[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var.chinensis(Bunge)Kitam.]。
部分地区还用关苍术Atractylodes japonica Koidz.ex Kitam.[Atractylis japonica(Koidz.)Kitag.]及朝鲜苍术Atractylodes coreana(Nakai)Kitam.(Atractylis coreana Nakai)。作苍术药用。
历史 苍术为常用中药。据1663年张隐庵《本草崇源》记载:“《本经》未分苍白,而仲景伤寒方中皆用白术,金匮方中又用赤术,至陶弘景《别录》则分为二,须知赤白之分始于仲祖,非弘景所分之也。”由此可知苍术和白术分别应用的历史已久。商品苍术常分南苍术和北苍术(含关苍术)。
《中国药典》1963年、1977年、1985年及1990年4版苍术项原植物均收苍术和北苍术,而实际供药用的原植物则为上述所列4种。经分析商品药材所含挥发油,中国各地所产苍术,由南向北,含量依次递减,从原植物种类来说,也以江苏产的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含量最高,而尤以茅术最优,这与许多古代本草所述一致。
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茎块状。茎直立。
高15~100cm,单生或少数簇生,不分枝或少有自下部分枝,疏被蛛丝毛或无毛。叶几无柄或叶基渐狭成达3.5cm的叶柄;叶片卵状披针形至椭圆形,长3~5.5cm,宽l~1.5cm,顶端渐尖,基部扩大半抱茎或渐狭,边缘有刺状锯齿,叶脉隆起;茎下部叶常3裂,顶裂片特大,卵形,两侧裂片较小,顶端尖。
头状花序单生茎枝顶;总苞钟状,直径1~1.5cm,苞叶针刺状羽状全裂或深裂;总苞片5~7层,外层及最外层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6mm,中层长卵形至椭圆形,长6~10mm,内层线状长椭圆形或线形,长11~12mm;全部总苞片顶端钝或圆形,边缘有稀疏的蛛丝毛,中内层和内层上部有时变紫红色;花冠管状,白色或稍带红色,顶端5裂,裂片线形。瘦果倒卵圆形,被稠密的顺向贴伏长直毛,白色;冠毛羽毛状,长7~8mm,褐色或污白色,基部连合成环。
花果期6~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601页.图6615)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灌丛或草丛中。分布于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四川等地区。
北苍术与苍术主要区别为叶片宽1.5~2.5cm,茎下部叶常3~5羽状深裂或浅裂;瘦果密生银白色柔毛。
花果期6~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第602页.图6618)生于山坡林下或草地。
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山东、河南、陕西等地。朝鲜、原苏联远东地区也有分布。
关苍术与苍术和北苍术主要区别为,根状茎横走。叶片3~5羽状全裂或深裂,叶薄纸质。花果期8~10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601页.图6616)生于海拔200~800m的山坡林下或林缘。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日本也有分布。
朝鲜苍术与上述3种主要区别为:叶片不分裂,披针形、卵状披针形、椭圆形或长椭圆形,质地较厚,纸质或厚纸质,叶最宽处在叶片下部或中部。花果期7~9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602页图6617)生于海拔200~700m的山坡灌丛、林下或干燥山坡。分布于辽宁、吉林和山东。朝鲜也有分布。。
【生药】:
栽培 宜温和干燥的环境,能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好。
用种子繁殖,在3月下旬~4月上旬播种育苗,按行距27~30cm开浅沟条播,深2~3cm,每亩用种量3kg左右。播后覆土盖草,保持土壤湿润。
出苗后揭草,进行除草、松土、追肥等管理。至第2年春季出圃移栽,按行株距30×13cm条栽或穴栽。亦可分株繁殖,于春季挖取根茎,分割成数段,每段应有1~3个芽,进行穴栽,生长期间勤除草,结合中耕进行追肥与培土,用人畜粪水、堆肥、草木灰或化肥追施3~4次。雨季注意排水。
虫害有蚜虫,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
采集 春、秋季均可采挖,以秋季为好。挖取根茎后,除去残茎、细根及泥土,晒干。南苍术主产于江苏句容、镇江、溧水,湖北襄阳、南樟,河南桐柏、唐河。浙江、安徽、江西也产。以河南桐柏、江苏句容所产质量好,湖北产量较大。
北苍术主产于河北、山西、陕西、辽宁、吉林、河南、山东、内蒙古。关苍术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
鉴别
性状 ①苍术不规则连珠状或结节状圆柱形,略弯曲,偶有分枝,长3~10cm,直径0.5~2cm;表面灰棕色或黑棕色,有皱纹,横曲纹及残留细根,顶端具茎痕或留茎基。质坚实,折断面平坦,黄白色或灰白色,散有多数橙黄色或棕红色油点,习称“朱砂点”,暴露稍久,多数可析出白色细针状结晶。
有浓郁的特异香气,味微甘、辛、苦。 ②北苍术疙瘩块状或结节状圆柱形,长2~10cm,直径1~4cm;表面黑棕色,有圆形茎痕及根痕,撞去栓皮者表面黄棕色。
折断面带纤维性,浅黄白色,有黄棕色油点散在。香气较淡,味辛、苦。
③关苍术大多为结节状圆柱形,长4~12cm,直径1~2.5cm,表面深棕色。
质较轻,折断面不平坦,纤维性。气特异,味辛、微苦。均以质坚实,断面朱砂点多,香气浓者为佳。
显微 ①苍术根茎横切面:木栓层有10~40列木栓细胞,其间夹有石细胞环带(硬栓部)3~8条,每环带由2~3列石细胞组成。皮层中散有大形油室,直径约至450μm。
韧皮部较窄。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内侧有木纤维束,根茎缢缩部位木纤维群或导管群相间排列,射线和髓部散有油室。薄壁细胞中含菊糖,并充塞有细小草酸钙针晶。(图见《生药学》.410页.图227) ②北苍术的鉴别点为皮层有纤维束,油室直径约至270μm;木质部纤维束较大,与导管群相间排列。 ③关苍术皮层纤维束较多,油室直径约至225μm;木纤维束与导管群相间排列。
粉末: ①茅苍术粉末棕色。1)菊糖略呈扇形或不规则块状,在细胞中菊糖和针晶粘结。2)木栓石细胞多角形、类方形、长方形或类圆形,直径28~80μm,长方形者长约至135μm,壁甚厚,层纹可见,孔沟较密,胞腔内常含黄色内容物,有的并含针晶;也有石细胞壁极厚,胞腔不明显,仅见多数细点状纹孔。3)木纤维大多成束,长梭形或长纺锤形,末端钝圆或稍尖,长140~256μm,直径19~40μm,壁甚厚,孔沟明显。
4)草酸钙针晶众多,不规则地充塞于薄壁细胞中,或偏靠于细胞壁,针晶细小,长8~30μm,稀有结晶呈小杆状或方形。5)导管有具缘纹孔及网纹导管,直径19~48μm,导管分子短,有的长仅50μm,端壁倾斜,单穿孔大;另有螺纹导管。6)油室已破碎,偶见油室碎片的细胞中含有淡黄色挥发油滴;黄棕色块状物随处可见,系油室中的内容物。(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245页.图116) ②北苍术粉末棕黄色。1)木栓石细胞类多角形、类方形、类三角形或狭长,边缘不平整,直径约11~63μm,壁厚4~27μm,长约至90μm,层纹偶见,孔沟较短,有的先端钝圆,壁极厚者胞腔不明显,仅见纹孔。2)韧皮纤维大多短梭形而粗,末端钝圆或分叉,有的中部膨大或尖突,直径27~99μm,长72~517μm,壁厚5~41μm,初生壁与次生壁界限明显,易分离,层纹细密,纹孔横裂缝状或圆点状,孔沟明显,胞腔狭细或不明显。
3)木纤维长梭形,末端稍尖或钝圆,偶有分叉,直径7~45μm,长117~660μm,壁厚5~18μm,孔沟细密。4)草酸钙针晶长3~27μm;另有少数结晶呈杆状或长方形。
5)导管主为具缘纹孔导管,也有网纹和螺纹导管,直径9~54μm;有的具缘纹孔导管壁不均匀增厚。此外,可见菊糖及油室碎片;偶见鳞叶表皮细胞,棕黄色,表面观长方形或多角形,壁薄。(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247页.图117)
理化 ①苍术的薄层色谱:取样品粉末,适量,置挥发油提取器中提取挥发油,用乙酸乙酯稀释成10%溶液,点于硅胶G板上,以茅术醇、桉油醇、苍术素和苍水酮为对照,以苯-乙酸乙酯-己烷(15:15:70)为展开剂,展距20cm,喷5%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的10%硫酸溶液,加热显色,苍术酮喷后即显红色,加热后苍术酮成紫色,苍术素显绿色,茅术醇及桉油醇在同一位置显棕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205~208页.图135-1、2、3、4、5)
加工炮制 常用的炮制品有苍术片,麸炒苍术和焦苍术。
①苍术片 取原药材,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②麸炒苍术 取麸皮,撒在热锅内,待冒烟时投入苍术片,不断翻动,至深黄色时取出,筛去麦麸,放凉。每100kg苍术,用麦麸10~15kg。
③焦苍术 取苍术片置锅内,炒至褐色时,喷淋少许清水,文火炒干,取出放凉。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化学】:
关苍术根茎含白术内酯甲(Butenolide A)、芹烷二烯酮(Selina-4(14),7(11)-diene-8-one)、β-桉叶醇、茅术醇(Hinesol)[1]、苍术酮(Atractylon)、苍术素(Atractylodin)[2,3]、苍术烯内酯甲(Atractylenolide l)[4]、苍术烯内酯乙,丙[5]、多糖Atractan A,B,C[6]、羟基苍术酮(Hydroxyatractylon)、5α,10β芹烷-4(14),7(11)-二烯-8-酮(5α,10β-Selina-4(14),7(11)-dien-8-one)、1,4-二乙酰氧基十四烷-6,12-二烯-8,10-二炔(1,4-Diacetoxytetradeca-6,12-diene-8,10-diyne)[7]、(4E,6E,12E)-十四烷三烯-8,10-二炔-1,3-二醇二乙酸酯(4E,6E,12E)-Tetradecatriene-8,10-diyne-1,3-dioldiacetate)以及E,E-AcOCH2CH2CH(OAc)CH2CH2CH=CH(C≡C)2CH=CHMe[8]。
尚含(4E,6E,12E)-1-乙酰氧-3-异戊酰氧十四烷-4,6,12-三烯-8,10-二炔-14-醇[(4E,6E,12E)-1-Acetoxy-3-isovaleryloxytetradeca-4,6,12-trien-8,10-diyn-14-ol]、(4E,6E,12E)-1-乙酰氧-3-(2-甲基丁酰氧)十四烷-4,6,12-三烯-8,10-二炔-14-醇[(4E,6E,12E)-1-Acetoxy-3-(2-methylbutyryloxy)tetradeca-4,6,12-三烯-8,10-二块-14-ol)]、(4E,6E,12E)-1-乙酰氧-3-千里酰氧十四烷-4,6,12-三炔-8,10-二炔-14-醇[(4E,6E,12E)-1-Acetoxy-3-senecioyloxytetradeca-4,6,12-三炔-8,10-二炔-14-ol)][9]。 朝鲜苍术根茎含苍术醇、苍术素、苍术酮[1]、1,3-二乙酰氧基十四烷-6E,12E-二烯-8,10-二炔、-对异构体(2’E/Z)-2-(3’,7’-二甲基辛烷-2’6’-二烯基)-6-甲基-2,5-环己二烯-1,4-二酮[10]、1,3-二乙酰氧基十四烷-6,12-二烯-8,10-二炔、1-乙酰氧基十四烷-6E,12E-二烯-8,10-二炔、3-乙酰氧基十四烷-6E,12E-二烯-8,10二炔-1-醇、(6-E/Z)-十四烷-4E,6,12E-三烯-8,10-二炔-1-醇和1,3-二乙酰氧基十四烷-4E,6E,12E-三烯-8,10-二炔[11]。
苍术根茎主要含苍术素、β-桉叶醇(β-Eudesmol)和茅术醇[1,12]。 北苍术根茎含挥发油、油中成分有苍术醇、苍术素和苍术酮[1]。
参考文献 [1] 植物分类学报 1981;19(2):195 [2] 药学杂志(日) 1960;80(11):1564 [3] 医学中央杂志(日) 1963;186:215 [4] Chem Pharm Bull 1979;27(12):2954 [5] J Nat Prod 1983;46(5):651 [6] Planta Med 1985;(2):102 [7] CA 1989;110:236996V [8] Chem Pharm Bull 1989;37(1):193 [9] Chem Pharm Bull 1990;38(4):1082 [10] Planta Med 1989;55(1):59 [11] Planta Med 1990;56(5):469 [12] 药学研究(日) 1960;32:563。【药理】:
①抗消化道溃疡作用 南苍术、北苍术50%甲醇提取物ig200mg/kg明显抑制大鼠幽门结扎性溃疡,幽门结扎-阿斯匹林引起的胃溃疡及应激性溃疡;且南苍术拮抗组胺引起的胃溃疡,而北苍术抑制引起的胃溃疡;同时对幽门结扎溃疡及幽门结扎-阿斯匹林引起的溃疡的胃液量、总酸度及总消化能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
北苍术50%甲醇提取物胃内灌流200mg/kg对大鼠胃酸分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ig200mg/kg对摘除肾上腺大鼠胃液也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其抗溃疡作用机理可能与血液中激素水平有关[2]。北苍术50%甲醇提取物ig50mg,200mg/kg也能抑制醋酸引起的大鼠胃溃疡,200mg/kg可增加正常大鼠及醋酸胃溃疡大鼠胃粘膜下组织血流量,降低正常大鼠血压;提高醋酸胃溃疡大鼠胃中的氨基己糖(Hexosamine)含量,且使胃粘膜PAS阳性部位显着增大,促进组织修复[3]。
②抗肝毒作用 南苍术及北苍术甲醇提取物及其成分苍术酮、β-桉叶醇、茅术醇1mg/ml对四氨化碳和D-氨基半乳糖诱发的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毒性均显示程度不同的肝保护作用[4]。 ③对血糖的作用 南苍术煎剂或醇浸剂8g/kgig或sc,可使正常家兔的血糖略有上升的倾向[5]。
④镇静作用 南苍术、北苍术苯提取物500mg/kg ig30min后,小鼠出现明显的镇静作用;200mg/kg ig明显抑制小鼠的自发活动;南苍术提取物250~1000mg/kgig,有抗小鼠电休克痉挛作用;1000mg/kg小鼠生存率可达83.3%;250mg,500mg/kg ig两种苍术提取物明显增强小鼠环己巴比妥钠的睡眠作用[6]。 ⑤其它作用 南苍术10-40g/kg ig,对大鼠无利尿作用,却有显着排钠、钾、氯作用[7]。苍术0.5g,1g/30ml对离体家兔小肠有抑制作用,并能抗副交感神经介质Ach引起的肠痉挛[8]。苍术乙酸乙酯提取物500mg/kg经十二指肠给药,明显增加大鼠胆汁分泌量[4]。
参考文献 [1] 药学杂志(日) 1983;103(4):441 [2] 药学杂志(日) 1985;105(10):973 [3] 药学杂志(日) 1985;105(10):978 [4] J Nat Prod 1983:46(5):651 [5] 中华医学杂志 1958;44(2):150 [6] 药学杂志(日) 1977;97(8):873 [7] 药学学报 1966;15(6):454 [8] 中成药研究 1983;(7):25
。【药性】:
性味 辛、苦,温。
①《本草衍义》:“气味辛烈。” ②《珍珠囊》:“甘、辛。” ③《本草品汇精要》:“苦、甘,温。”
归经 入脾、胃经。
①《珍珠囊》:“足阳明、太阴。” ②《纲目》:“入足太阴、阳明、手太阴、太阳经。” ③《本草新编》:“入足阳明、太阳经。” ④《本草再新》:“入脾、肝二经。”
功效 健脾,燥湿,解郁,辟秽。
主治 湿盛困脾,倦怠嗜卧,脘痞腹胀,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痢疾,疟疾,痰饮,水肿,时气感冒,风寒湿痹,足痿,夜盲。 ①陶弘景:“除恶气。” ②刘完素:“明目,暖水脏。” ③《珍珠囊》:“能健胃安脾,诸湿肿非此不能除。” ④李果:“除湿发汗,健胃安脾,治痿要药。” ⑤朱震亨:“散风益气,总解诸郁。” ⑥《纲目》:“治湿痰留饮,或挟瘀血成窠囊,及脾湿下流,浊沥带下,滑泻肠风。” ⑦《玉楸药解》:“燥土利水,泄饮消痰,行瘀,开郁,去漏,化癖,除癥,理吞酸去腐,辟山川瘴疠,回筋骨之痿软,清溲溺之混浊。” ⑧《本草求原》:“止水泻飧泄,伤食暑泻,脾湿下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4.5~9g;熬膏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 阴虚内热,气虚多汗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防风、地榆为之使。” ②《药性论》:“忌桃、李、雀肉、菘菜、青鱼。” ③《医学入门》:“血虚怯弱及七情气闷者慎用。误服耗气血,燥津液,虚火动而痞闷愈甚。
” ④《本草经疏》:“凡病属阴虚血少、精不足,内热骨蒸,口干唇燥,咳嗽吐痰、吐血,鼻衄,咽塞,便秘滞下者,法咸忌之。肝肾有动气者勿服。” ⑤《本草正》:“内热阴虚,表疏汗出者忌服。”。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 ①配厚朴、陈皮,治湿阻中焦之脘腹胀满,食欲不振。
②配羌活、细辛,治风寒湿痹。 ③配黄柏,治湿热下注之足膝肿痛、痿弱无力。
④配熟地,治面黄食少。
⑤配白芍、黄芩,治脾虚水泻。
⑥配木贼,治眼目昏涩。 ⑦配猪肝,治青盲雀目。
⑧配白虎汤,治湿温多汗。 ⑨配神曲,治时暑暴泻。
⑩配防风,治泻痢久不止、谷不化。
⑾配地榆,治脾湿下血。 ⑿配川椒,治飧泻久痢。
方选和验方 ①平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脾胃不和,不思饮食,心腹胁肋胀满刺痛,口苦无味,呕吐恶心,肌体瘦弱,常多自利:苍术(去粗皮,米泔水浸)2500g,厚朴(去粗皮,姜汁制,炒香)、陈皮(去白)各1560g,炒甘草900g。
为细末,每服6g,加生姜2片、大枣2枚,水煎,去姜枣,食前热服;或入盐3g沸汤冲服。 ②苍术丸(《新方八阵》)治寒湿在脾,泄泻久不愈:苍术240g,云茯苓、炒白芍、补骨脂各120g,厚朴90g,川椒、小茴香、炙甘草各30g。研末,糯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70~80丸,开水下。
③苍术芍药汤(《活法机要》)治痢疾痛甚:苍术60g,芍药30g,黄芩、肉桂各15g。为粗末。每用30g,水煎服。 ④曲术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时暑暴泻,及饮食所伤,胸膈痞闷:炒神曲、苍术(米泔浸一宿,焙干)各等份。为细末,面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30丸,不拘时,温米汤送下。 ⑤椒术丸(《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治飧泄,完谷不化:苍术60g,川椒(去目,炒)30g。研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20~30丸,食前温开水下。 ⑥二妙散(《丹溪心法》)治湿热下注,筋骨疼痛:炒黄柏、苍术(米泔浸炒)各等份。为末,每服6g,水煎入姜汁调服。
⑦白虎加苍术汤(《类证活人书》)治湿温多汗:知母180g,炙甘草60g,石膏500g,苍术90g,粳米90g。上锉如麻豆大。每服15g,水450ml,煎至350ml,去渣取6分清汁,温服。 ⑧神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四时温疫,头痛项强,发热憎寒,身体疼痛,及伤风鼻塞声重,咳嗽头昏:苍术(米泔浸,切,焙)15g,藁本、白芷、细辛(去叶)、羌活(去芦)、川芎、炙甘草各30g。为细末,每服9g,加生姜3片、葱白10cm,水煎服。
若伤风鼻塞,用葱茶调下。 ⑨苍莎丸(《丹溪心法》)治气郁于中:苍术、香附各120g,黄芩60g。研末,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食后,姜汤下。
⑩苍术膏(《医宗金鉴》)治湿疥,焮肿作痛,破津黄水,甚流黑汁:苍术5,000g。水煎浓缩成膏,加蜂蜜120g和匀。每服2羹匙,空腹白开水调下。 ⑩苍芷蜈蚣汤(辽宁中医杂志 1982;(2))治毒蛇咬伤:苍术50g,白芷50g,蜈蚣2条,蚤休40g,金银花25g,连翘20g,防风15g,花粉20g,元参20g,甘草10g。水煎2次,分3次服,1日3次。 ⑿苍决夜明汤(中医杂志 1981;(12))治夜盲症:苍术30g,石决明15g,夜明砂15g,猪肝100g(分2次)。
取水约500ml,将前3药入水中,煎成约200ml,分早空腹、晚睡前2次煮猪肝服食,每日1剂。 ⒀苍术复煎散(辽宁中医杂志 1982;(12))治寒湿痹症,项筋脊骨强诸症:苍术120g(先煎去渣留汁),羌活3g,升麻3g,白术1.5g,柴胡1.5g,藁本1.5g,泽泻1.5g,黄柏1g,红花少许。
上数药入苍术汁内复煎,去渣,空腹分2次温服。 ⒁苍附汤(福建医药杂志 1983;(1))治中心视网膜炎:泔苍术、制香附、赤芍各10g,生栀子12g,姜半夏8g。加减:湿热偏盛见发热者,加龙胆草、木通、黄芩;脾湿偏重夹痰者,加茯苓、陈皮、薏米;肝气偏郁明显者,加柴胡、绿萼梅;血瘀舌见瘀点者,加桃仁、丹皮、茺蔚子;脾虚纳少者,加服参苓白术丸。 ⒂苍葛米壳汤(吉林中医药1984;(1))治流行性腹泻:苍术20g,葛根15g,车前子15g,茯苓15g,黄芩10g,泽泻10g,藿香10g,甘草10g,肉桂5g,米壳10g。
水煎服。加减:湿热型加黄连、竹叶,兼呕者加竹茹、石斛。寒湿型加炮姜、吴茱萸,兼呕者加半夏、生姜。滑脱型去茯苓、泽泻、黄芩,加附子、干姜、党参。
⒃苍柏蝉苡汤(湖南中医杂志 1986;(3))治皮肤过敏:米泔苍术4.5g,黄柏9g,净蝉衣3g,生苡仁9g。水煎2次,口服,之后药渣加忍冬藤30g煎汤外洗。加减:畏寒发热者加桑皮15g,防风9g;恶寒、无汗、身痛、风寒较重者去黄柏,加紫苏9g;心烦口渴者加连翘9g,生石膏12g;瘙痒严重者加僵蚕6g;大便干结者加生大黄4.5g。 ⒄苍柏夏芷汤(陕西中医 1986;(5))治妇女带下:苍术12~15g,黄柏4~6g,夏枯草12~15g,白芷8~10g。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加减:脾虚加山药、白术、党参、茯苓、芡实、苡米;汗多不寐加牡蛎、龙骨、炒枣仁、夜交藤;湿热偏盛加龙胆草、黄芩、土茯苓;腹痛加白芍、木香、焦艾叶;腰痛加续断、狗脊、杜仲;赤白带伴经血不调加四物汤、焦栀、丹皮、旱莲草、仙鹤草;湿热痛痒加萆薢、银花、连翘、蒲公英、土茯苓、苦参。外用花椒、艾叶、苦参、蛇床子、明矾煎汤熏洗。 ⒅苍茯二仁汤(辽宁中医杂志 1989;(9))治小儿急性肠炎:苍术、茯苓、苡仁、枳壳各10g,砂仁2g。
每日1剂,水煎2次,浓缩成200ml,分次频服。治疗期间忌服生冷、油腻之品。加减:乳滞者加炒麦芽;食滞者加焦楂曲;腹痛者加木香;舌苔白腻者加厚朴;咳嗽者加杏仁、橘红;肛门红者加六一散。
⒆化瘀苍术散(中医杂志 1989;(11))治皮肤病(小腿湿疹,过敏性紫癜,结节性红斑,血瘙):川牛膝10g,生苡仁30g,泽泻10g,白茅根30g,生地30g,丹皮10g,赤药10g。
水煎服。加减:瘀滞偏盛加泽兰、丹参、穿山甲、王不留行;湿邪偏盛加冬瓜皮、茯苓皮、防己、木瓜;热毒偏盛加忍冬藤、牛子、紫草、板蓝根;气血不足加当归、熟地、黄芪、鸡血藤。
⒇中医药学报 1979;(1):“治湿疹:雄黄15g,枯矾25g,龙骨50g,冰片10g,黄柏15g,苍术15g,儿茶15g,朱砂10g。共为细末,用香油或凡士林调膏,涂敷用。
” (21)苍术片(《中草药学》)治夜盲症,萎缩性鼻炎:苍术磨粉,筛取80~100目细粉;加等量淀粉,过80~100目筛。用50%阿拉伯胶、10%淀粉混合浆制粒,加滑料压片,每片相当于苍术0.3g。
每次5片,每日2次。 (22)《全国中草药汇编》:“治布鲁氏菌病:苍术、甘草、五味子各12g,桂枝9g,干地黄、浮小麦、棉花根各30g,大枣4枚。水煎服,每日1剂。10天为一个疗程。” (23)《全国中草药汇编》:“治黄疸型肝炎(湿重型):苍术、半夏、茯苓、藿香各9g,茵陈30g,猪苓、板蓝根各15g,雪根各15g,厚朴、陈皮各6g。水煎服。”
单方应用 ①《简便单方》:“治湿气身痛:苍术、泔浸切,水煎,取浓汁熬膏,白汤点服。” ②《普济方》:“治风牙肿痛:苍术盐水浸过,烧存性,研末揩牙,去风热。” ③《幼幼新书》:“治婴儿目涩不开,或出血:苍术6g,入猪胆中扎煮,将药气熏眼后,更嚼取汁与服。” ④《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湿疹:苍术、黄柏各9g,水煎服。” ⑤中医杂志 1984;(2):“治烧烫伤:茅苍术研末,用时与白芝麻油调成糊状,用鸡毛将药糊薄薄地涂在烧烫伤部位,每天1~2次。”。【医药家论述】:
①陶宏景:“白术少膏,可作丸散,赤术多膏,可作煎用。昔刘涓子*取其精而丸之,名守中金丸,可作长生。” ②寇宗奭:“苍术气味辛烈,白术微辛,苦而不烈。古方及本经止言术,未分苍白。只缘陶隐居言术有两种,自此人多贵白者,往往将苍术置而不用。
如古方平胃散之类,苍术为最要药,功效尤速。” ③李杲:“本草但言术,不分苍、白,而苍术别有雄壮上行之气,能除湿,下安太阴,使邪气不传入脾也。以其经泔浸火炒,故能出汗,与白术止汗特异,用者不可以此代彼,盖有止发之殊,其余主治则同。” ④张元素:“苍术与白术主治同,但比白术气重而体沉。若除上湿发汗,功最大,若补中焦,除脾胃湿,力少,不如白术。
” ⑤朱震亨:“苍术治湿,上、中、下皆有可用。又能总解诸郁,痰、火、湿、食、气、血六郁,皆因传化失常,不得升降,病在中焦。故药必兼升降,将欲升之,必先降之;将欲降之,必先升之。
故苍术为足阳明经药,气味辛烈,强胃健脾,发谷之气,能径入诸药,疏泄阳明之湿,通行敛涩。香附乃阴中快气之药,下气最速,一升一降,故郁散而平。” ⑥李时珍:“张仲景辟一切恶气,用赤术同猪蹄甲烧烟,陶隐居亦言术能除恶气,弭灾沴,故今病疫及岁旦,人家往往烧苍术以辟邪气。” ⑦张景岳《本草正》:“苍术,其性温散,故能发汗宽中,调胃进食,去心腹胀疼,霍乱呕吐,解诸郁结,逐山岚寒疫,散风眩头疼,消痰癖气块,水肿胀满。其性燥湿,故治冷痢冷泄滑泻,肠风,寒湿诸疮。” ⑧李中梓《本草通玄》:“苍术,宽中发汗,其功胜于白术,补中除湿,其力不及白术。” ⑨贾所学《药品化义》:“苍术,味辛主散,性温而燥,燥可去湿,专入脾胃,主治风寒湿痹,山岚瘴气,皮肤水肿,皆辛烈逐邪之功也。统治三部之湿,若湿在上焦,易生湿痰,以此燥湿行痰;湿在中焦,滞气作泻,以此宽中健脾;湿在下部,足膝痿软,以此同黄柏治痿,能令足膝有力;取其辛散气雄,用之散邪发汗,极其畅快。
” ⑩张德裕《本草正义》:“凡湿困脾阳,倦怠嗜卧,肢体酸软,胸膈满闷,甚至胀而舌浊厚腻者,非茅术芳香猛烈,不能开泄,而痰饮弥漫,亦非此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