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综合卷》第44页(539字)

吐谷浑亦作吐浑,原为鲜卑族的一支,居于今辽宁锦县西北。西晋末(4世纪初),首领吐谷浑率部众七百余户沿阴山西迁,至今甘肃、青海间,征服当地氐羌部落,建立国家。再传至孙叶延,始以吐谷浑为姓氏、族名,亦为国号。北朝时,先后属宋、齐、北魏,其王夸吕始称汗建国,都伏俟城(今青海湖西四十五里)。隋开皇间(589-600)其王世伏娶隋光化公主为妻。唐初,伏化寇边不已。贞观九年(635),唐太宗命李靖率兵击败之,政权分成东西两部分。西部以鄯善(今属新疆)为中心,降附吐蕃;东部以伏俟城为中心,降附唐。贞观十四年(640),王诺曷钵娶唐宗室女弘化公主,后受封为“驸都尉”、“河源郡王”、“青海王”。663年,吐谷浑亡于吐蕃,诺曷钵率领残部逃奔凉州。咸亨三年(672),唐又移其部于灵州,置安乐州(今宁夏中宁东南)以居之,任为安乐州刺史。唐肃宗时(8世纪中叶),灵州也为吐蕃攻占,东部吐谷浑又东迁至朔方(今内蒙古乌审旗南白城子)和河东(今山西蒲州)。唐末有代北吐浑赫连铎,五代有代北吐浑白承福,都是东迁之吐谷浑,其后臣附于契丹。自元初起,“吐谷浑”一名不见记载。据国内学者研究,今居于青海互助、民和、大通及甘肃天祝等地之土族,即为其后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