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综合卷》第186页(2690字)

①论文集。中国民族学研究会编,民族出版社出版。第一辑,1981年8月第一版,32开,340页。本辑以民族学的对象、范围、方法以及任务等为中心,对民族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作了某些探讨,对中国民族学史、国外民族学两个学派——结构人类学派和历史学派的发展概况作了一些介绍。本辑收集了首届全国民族学学术讨论会上有关这些方面的大部分主要论文,反映了当时我国民族学发展的概貌。第二辑,1981年12月第一版,32开,291页。收入有关原始社会方面的论文二十多篇。这些论文根据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实地调查的资料,着重论述一些少数民族解放前存在的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家庭公社,农村公社的特点及其历史演变,研究这些民族的原始婚姻形态、家庭组织、亲属制度、神话传说、宗教信仰和等级制度的形成,探讨原始社会早期的分期问题和母系氏族公社向父系氏族公社过渡等问题。第三辑,1982年5月第一版,32开,293页。论文主要内容包括:民族形成的理论、族称以及若干民族族源问题的探讨;有关少数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包括居室特点、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研究;原始公社制、奴隶制等社会形态有关问题的论述;从民族学方法论的角度,对民族文物工作、民族学博物馆、少数民族科学纪录影片在民族学研究中的意义、地位和作用的阐述。第四辑,1982年12月第一版,32开,293页。本辑是我国第一次公开出版的悬棺研究专集。悬棺是我国南方古代某些少数民族的一种独特葬式,就是人死之后,把棺材置于高崖洞穴中,或在悬崖峭壁上凿孔钉桩,把棺材置于木桩上。解放后,有关各地对悬棺进行了考察,于1981年3月在四川珙县召开了中国悬棺学术讨论会。本辑收集了讨论会的调查报告、考察记、研究论文和学术动态二十多篇。文章为读者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并附有若干实物照片,对研究这些地区古代历史、文化和民族关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第五辑,1983年9月第一版,32开,336页。收入论文二十多篇,主要内容包括:各种社会形态,如西藏奴隶制庄园的残存形式,景颇族山官制,苗族鼓社制和彝族奴隶制等;民族学某些基本的或有争论的理论问题,如原始社会的分期,私有制形成途径以及人类社会是否存在过血缘婚和血缘家庭;与民族学密切相关的某些现实问题,如民族人口、民族心理素质等。第六辑,1985年3月第一版,32开,359页。收入论文二十多篇。以我国少数民族诸社会形态的调查研究为中心,收集了珞巴族门巴族白族、勒墨人等社会情况调查研究的最新成果,对有关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公社性质的探讨,凉山彝族奴隶制、黎族合亩制等的论述,从各种不同社会形态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社会主义民族形成和民族特点问题,各民族婚姻家庭、宗教信仰、习惯以及风俗习惯改革问题等。第七辑,1984年10月第一版,32开,350页。本辑是纪念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发表一百周年专辑。主要内容包括:讨论克思主义的两种生产理论及两种生产理论所揭示的原始社会发展规律等问题;论述人类在原始时期的婚姻、家庭关系,包括人类原始群居与杂交,早期婚姻与家庭形态,血缘家庭,神话传说中的华夏原始婚俗等,以实地考察资料为依据对贵州苗族亲属制,凉山彝族的婚姻、家庭,瑶族婚俗,康区藏族的一妻多夫制,以及私有制的形成及其原因作了论述;对佤族神话,纳西族山神崇拜,鄂伦春人的奥伦等作了讨论;就民族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民族学中的族体问题进行了探讨。第八辑,1986年5月第一版,32开,332页。收入论文二十多篇,主要内容包括:民族学与现代化的关系,民族学研究怎样为四化服务,人口与民族经济关系,人类婚姻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科学体系与属性;原始社会的经济及制度演变,论述原始社会的自然条件,自然科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人类自身生产在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中的作用,西藏农奴制、景颇山官制、德宏傣族封建化等;讨论瑶族、畲族的母系情况,纳西族古代婚姻、家庭演变及陈塘藏族宗教习俗等;本辑重点收入了林耀华的《关于民族、少数民族和种族主义的问题》一文,介绍了苏联民族学对现实问题的研究情况等。第九辑,1990年出版,32开,257页。收入1986年7月中国民族学会举行“民族学面临的迫切课题”为题的笔会收到的来稿中的22篇,以及其他稿件12篇。包括梁钊韬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研究当代西方民族学理论》、胡庆钧的《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建立我国民族学理论体系》、张树栋的《论摩尔根的代表作——古代社会》、王昭武的《论大瑶寨的“油锅”组织》、杨士杰的《小凉山彝族旧的社会传统所面临的挑战》、陈剩勇的《楚族的精神风貌——信仰、习尚、性格与情感》、贺灵的《锡伯族萨满教概述》。第十辑,1991年出版,32开,324页。收入中国民族学会1989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第四届学术讨论会以“传统文化与民族繁荣发展”为题收到的论文中的29篇,包括秋浦的《正确对待传统文化》、郑必坚的《重视民族学的调查研究》、林耀华的《中国少数民族的社会文化类型及其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周朱流的《试论民族的传统观念与改革开放》、权宁朝的《黑江省民族经济类型与存在的问题》、李根蟠等的《合亩制与家族公社的若干问题》、欧潮泉的《青海藏族牧区传统经济文化之变迁》、石若屏的《侗族“合款”与精神文明建设》等。第十一辑,1995年出版,32开,310页。收入中国民族学会1993年10月在四川乐山举行的第五届学术讨论会以“民族学与社会主义建设”为题收到的论文中的27篇,包括宋蜀华的《我国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中民族学与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关系的研究》、莺花的《民族学与社会主义建设——中国民族学学会第五届学术讨论会纪要》、陈启新的《试论我国民族地区的社会文化变迁与现代化》、瞿明安的《城市化对西双版纳傣族社会生活的影响》、刘龙初的《白族各支系丧葬习俗比较及其与毗邻民族相互影响》、张江华的《德格土司及其辖区的社会经济结构》、陈长平的《试论中国民族学数据库之建设》等。②专着。林耀华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1985年9月第一版,32开,493页。本书分三部分,收入了新中国成立前后作者有关民族学研究的部分论文和作者在民族地区实地调查的研究报告。第一部分的九篇文章,侧重于讨论普通民族学问题。第二部分是有关原始社会史的研究文章,共有七篇。第三部分收录了新中国成立前作者在各少数民族地区作实地调查研究的一些报告。主要有关于四川省凉山地区彝族、四川西北部大小金川嘉戎和甘孜地区藏族的四篇调查文章。

上一篇:民族学新论 下一篇:民族学与博物馆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