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芋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一卷》第2384页(1090字)
【概况】:
异名 红半夏、红岩芋(《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基源 为天南星科岩芋属植物岩芋的块茎或全株。岩芋属全世界约3种,中国均产。
原植物 岩芋Remusatia vivipara(Lodd.)Schott又名红天椒、红芋头(云南)。
形态 多年生草本,具块茎。
块茎较大,扁球形,紫红色,直径达4~5cm,下部几无根,颈部密生长达10余cm的须根和红黄色至紫红色的芽条,芽条直立,长30~40cm,粗约5mm,于鳞腋生多数鳞芽;鳞芽刺状,先端勾曲。叶柄圆柱形;叶片卵状椭圆形至椭圆状长圆形,长40~50cm,宽20~25cm;先端渐尖,基部心形;侧脉3~4对,外伸至叶缘;后裂片长约为前裂片的1/2,半卵形,下倾,3/4联合,分离部分形成的弯缺三角形,后基脉相交成40~50。
的锐角。花序柄圆柱形,长10~15cm;佛焰苞管部外面浅绿色,内面苍白色,狭长圆形,长4~4.5cm,宽约1cm;檐部下部为黄色,上部紫红色,梯形,反折,长8~9cm,具3~5mm长的凸尖;肉穗花序一般不超过佛焰苞管,雌花序长不过2cm,粗6~7mm,绿色;不育雄花序长约1.7cm,粗约3mm;能育雄花序椭圆形或圆柱形,长1.5~2.2cm,粗4~7mm,黄色。
花期4~9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13卷.第2分册.60页.图版10∶6-13)
生境与分布 常附生于河谷疏林或灌丛中的岩石上。分布于云南南部至东南部。斯里兰卡、尼泊尔、锡金、印度、缅甸、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爪哇、帝汶岛和喀麦隆也有分布。
。【生药】:采集 秋、冬季采集,切片晒干。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药性】:
性味 麻,温。
有毒。
功效 消肿杀虫,麻醉止痛。
主治 急性乳腺炎,跌打瘀肿,痈疮疖肿,癣疥。
用法用量 外用:捣敷或研末撒。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云南中草药》:“治跌打肿痛:红芋根适量,泡酒外擦,同时用鲜品捣烂敷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