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叩诚而不阿兮,遂见排而逢谗。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教育出版社《楚辞集校集释下》第2535页(1316字)
【集校】:
洪兴祖:行叩诚而不阿兮,遂见排而逢谗。
校语:叩,一作切。
黄省曾、朱多煃、庄允益:同洪本。
明繙宋本:同洪本。
校语亦同。
。【集释】:王逸:叩,击也。
阿,曲也。言己心不容非,以好叩击人之过,故遂爲谗佞所排逐也。
王念孙:王训叩爲击,则叩诚二字,义不相属。今案叩诚,犹言款诚。《广雅》曰:“款,诚也。”款与叩一声之转,款诚之爲叩诚,犹叩门之爲款门也。重言之则曰叩叩。繁钦《定情诗》曰:“何以致叩叩,香囊繫肘后。”《广雅》曰:“叩叩,诚也。”转之则又爲款款矣。
郭在贻:王逸训叩爲叩击,在这裏显然讲不通,而又曲爲之説,益见其穿凿无据。王氏喜增字爲训,此即一着例也。
今谓叩乃悃之借字,叩、悃双声,例得通借。《説文》心部:“悃,愊也。”“愊,诚志也。”依段注,悃即是至诚之义。然则所谓“行叩诚而不阿”者,即“行悃诚而不阿”,悃诚爲同义複词。《汉书·王褒传》:“陈见悃诚则上不然其信”,即写做本字。
又:叩借爲悃,古籍中习见,繁钦《定情诗》:“……何以致叩叩?香囊繫肘后。”叩叩即悃悃。《九叹·愍命》:“亲忠正之悃诚兮”,则又写做本字矣。
又:王念孙《读书杂志·余编》谓“叩诚犹言款诚,款与叩一声之转”云云,似仍未达一间。
考《説文》:“款,意有所欲也”,与诚字之义仍不相属,则“叩诚”之叩的本字,不是“款”而是“悃”,通常所言款诚,实即悃诚也。
王泗原:遂,终究。
何剑熏:“击诚”不词。“叩”爲“慤”之声转,“慤诚”连言,慤亦诚也。《淮南子·主术训》:“其民朴重端慤。”高诱《注》:“慤,诚也。”“叩”与从“”得声之字,古常通用。《论语》:“以杖叩其胫。”《礼记·乐记》:“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公羊僖十九年传》:“其用之社奈何?盖其鼻以血社也。”诸“叩”字并训“击”。但“叩”实爲“叩问”之“叩”,无“击”义,其训“击”者,实爲“”或“”之音假。“”从殳,声,“”从支,句声;古音皆侯部字,“”爲其入声字也。“”,《説文》:“从上击下也。
”“”,《説文》:“击也。”二字实一字。又《吕氏春秋·当务篇》则云:“将穀其头矣。”“穀其头”即“击其头”,亦犹今言“敲其头”。《韩非子·六反篇》:“整穀之民也。”姚文广《注》:“穀,当作慤。”姚説是。《广雅·释训》:“悾悾、慤慤、恳恳、叩叩、断断,诚也。”王念孙《疏证》:“悾悾、慤慤、恳恳、叩叩、皆一声之转。或转爲款款,犹叩门之转爲款门也。”王説亦是。此可证“叩”与从“”得声之字通用。
故“叩”当读慤。王逸《注》误。古言“叩头”,今言“磕头”。
“磕”亦“叩”之入声字也。
汤炳正:见排,被排斥。谗,韵入谈部,上句“容”在东部,汉人多通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