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学

书籍: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 更新时间:2018-09-11 02:27:26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北京出版社《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第699页(3848字)

又称地形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形态及其发生、发展与分布的科学。

它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也是地质学的一员,总属地球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地球表面形态(地形圈),研究内容为地表形态空间变化、组合与结构的特征,塑造动力与组成物质所决定的形态成因、形态发育过程,以及形态时、空分布规律。

该词于1858年诺曼(K.F.Nauman)首先提出,由希腊语3个词根“ge(地球)”、“morphe(形态)”和“logos(学科)”导出,概括了这门科学的性质。

地貌学孕育时间很早,在国外可追溯到公元前赫罗多德士(Herodotas),从埃及丘陵上发现贝壳,从而得出海面升降概念和尼罗河沉积物增长的意义;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叙述了河流侵蚀与沉积的意义;以及11世纪阿拉伯人阿费森纳(Avicenna)的地面上升和流水刻蚀两类成山的概念。

当然这些均为简单的现象描述,作为一门系统的独立的地貌学,直到18世纪中叶以后才逐渐从地文学中脱胎。从此,现代地貌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1)萌芽阶段(18世纪后期~19世纪末) 受欧洲文艺复兴浪潮波及,“地貌学”一词及其内涵酝酿成熟,脱颖而出。

地形塑造概念的奠基人苏格兰的赫顿(J.Huttottn),1785~1795年发表了《地球的学说》,阐述“现在是过去的钥匙”。英国莱伊尔(C.Lyell)是均变论的倡导者,代表作《地质学原理》(1872)认为谷地的形成不单是降水和流水作用。

法国苏里尔(A.Surell)1841年提出河流均衡剖面,即纵剖面向下游变缓的缓曲线概念。

美国鲍威尔(J.W.Powell)在英国格林伍德(C.G.Greenwood,1857)河流侵蚀以硬岩为下限(今日称临时基面)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侵蚀基面的概念。

美国吉尔伯特(G.K.Gilbet)研究河流搬运与流量、流速、坡降的定量关系,提出河流动力调整保持“均衡”的概念,以及河流侧向夷平的作用。后两位及道顿(C.E.Dutton)的科罗拉多高原“大剥蚀”侵蚀期分析,为后期戴维斯的地貌循环和准平原理论打下基础。

(2)经典地貌学理论形成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中叶) 把前期分散的概念联结起来,加以发展,形成系统的现代地貌学理论,通过地形成因解释法,给地貌学以新活力。主要代表为美国戴维斯(W.M.Davis),在1899~1932年间提出地貌循环学说,以及“地貌是构造、过程、阶段的函数”理论,认为地壳运动抬升形成高地,在侵蚀基面控制下,外力侵蚀下切,而后山坡自上而下剥蚀削低与河谷展宽的夷平作用,经历幼年、壮年和老年阶段,最终形成准平原,长期稳定后,再次突发上升,进入新的旋回,德国彭克(A.Penck &W.Penck)1924年发表《地貌分析》,提出山坡平行后退理论,建立山麓梯地学说。前苏联尔科夫(К.К.Mapкoв)1948年提出地貌水准面学说等。

(3)新地貌学和部门地貌纵深发展阶段(20世纪中叶以后) 60年代掀起地貌学革命以来,以均衡概念研究地貌演化模式;地貌过程频率与机制;地貌突变与临界;地形与时间关系及地貌年代;气候成因地貌;板块构造地貌过程;地貌的数学形态与小尺度形态;应用地貌与环境地貌等有长足的进展。

中国对地貌研究很早,公元前3世纪战国“禹贡”将东部山川大势分区9州并分类;公元5世纪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黄河、长江与西江等沿岸地形;11世纪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论述河流侵蚀、搬运与堆积作用,明朝徐霞客游记》记载了华东与西南地区的地貌,特别对喀斯特地貌、洞穴及其沉积物的成因、类型与分布进行了科学的研究,走在当时世界的前列。20世纪初西方地貌学思想传入中国后尤其建国后地貌学迅速发展,现已成门类齐全的学科。

除理论研究外,大量参与国民经济建设的地貌调查,还参加中国第一批(1980年)和以后的南极考察,以及某些援外工作。1961年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专业委员会成立后,至今已召开了6次全国地貌(与第四纪)学术大会:中国还派出33人代表团参加1985年在英国曼彻斯特召开的第1届国际地貌学大会(共54国,650人,700篇论文);参加1989年在德国法兰克福以地生态为中心的第2届大会;参加1993年在加拿大哈密尔顿召开的第3届大会。

现代地貌学的发展向四方面分支:地貌发生系统,包括构造地貌学、气候地貌学、动力地貌学、人为地貌(学);地貌营力(过程)系统,包括流水地貌学、河口与海岸地貌学、海底地貌学、湖泊地貌学、冰川与冰缘地貌学、泥石流与重力地貌学、风沙地貌学、喀斯特地貌学、岩石地貌学、火山地貌(学)、历史地貌(学);地貌应用(综合)系统,包括区域地貌学,应用地貌学、环境地貌学、城市地貌学;地貌技术系统,包括数量地貌学、实验地貌学、地貌年代学、地貌制图学、地貌遥感与探测技术。其中主要的分支学科有:(1)构造地貌学,研究内营力过程形成的地貌,分两方面:历史地壳运动遗留的地质构造形迹对地貌的影响称静态构造地貌;新构造运动对地貌发育与形态的控制,称动态构造地貌。

全球大构造地貌,是近代研究的热点。原因不仅地块构造力是一种进入地貌系统的能量,提供地壳均衡态信息,且有助于预测与控制某些公害,又是研究全球巨地貌的基础。

(2)气候地貌学研究以气候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太阳能外力控制下地貌过程与形态产物。即研究不同气候区、不同外动力过程下的地表形态及其发育特征。研究方法上主要是划分全球气候地貌成因区,借助现代气候和地貌过程参数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结合古气候的重建,揭示历史过程及其特征地形产物。鉴于气候环境多变,作用时段划分和历史过程强度的数值化均较难,目前主要采取综合分析法。

(3)动力地貌学,研究地貌营力在地形形成中的作用,即研究营力过程的动力学系统在地貌系统演化中的作用。它往往从现代地貌过程入手,研究地形与各作用变量关系、动力机制,强调营力强度、频度及其相互匹配。

动力作用均衡是其理论基础,即地形的演化处在营力对地表作用过程中,遵循最小能耗定律,自动向相对均衡态调整,使地貌熵变化率最小,地形能差变化小,地貌趋于相对稳定。近代还注意到动力地貌的人为环境效应及其临界。

(4)应用地貌学,研究运用地貌学原理与方法解决生产实际,如农业、水利、国土与流域规划、自然资源调查与开发评价、港口建设、铁路建设、河道整治、泥石流等灾害防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找矿、城市建设与环境评价等。(5)区域(综合)地貌学,研究地貌的区域分异、分类和特定区域内各种地貌现象的综合。

当代地貌学正进入一个发现与深入的新时代,在时空上不断扩大尺度,向宏观与微观两端伸展,从解释性描述向机制研究发展,向定量化与实验化发展,从简单的物理模型向数学模型发展。近年应用与环境地貌成为热门。

预计今后将在以下领域有较大的发展:大区域综合研究,建立全球巨地貌体系,环境地貌,建立地貌与人的关系;新突变论,深入认识大幅度、低频率地貌事件;地貌过程,深入探讨地貌集合体随时间发展细节和动力学机制;地表形态数量分析;地表组成物质与环境信息。当前虽各分支发展很快,但总理论尚无新的重大突破。

。【参考文献】:

1 Thornbury W D.Principlcs of geomorphology,John Wiley,Sons Inc,1969

2 任美锷.自然杂志,1978,1(1)∶19~24

3 沈玉昌.地理学报,1980,35(1)

4 Oilier C D. Tectonics and landforms. Longman Group Ltd. , 1981

5 Budcl I. Climatic geomorpholog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2

6 Chorley R J,et al. Geomorphology. Methren , Co Ltd, 1985

7 Andrew Goudle. The encyclopecdic dictionary of physical geography. Basil Blackwell Ltd. , 1985

8 Hart M G. Geomorphology - pure and applied. Allen & Univin Ltd, 1985

9 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现代地理学辞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10 王乃樑.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88~89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林钧枢研究员撰;尤联元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