秆蝇科系统分类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北京出版社《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第1096页(2537字)
秆蝇科(Chloropidae)为双翅目无瓣蝇类一重大类群。
幼虫多为植食性,如麦秆蝇、稻秆蝇、茶秆蝇等为农业主要的害虫;也有一些是捕食性的与寄生性的,在生物防治上有一定利用价值。
1758年,林耐(C.Linnaeus)命名了第1种秆蝇Musca frit Linnaeus、1761年又描述了第2种秆蝇Musca saltatrix hinnaeus。
后来,比杰凯大(C.Bjerkander)、法布尔(J.C.Fabricius)等描述了几种秆蝇,但仍然包括在广义的蝇属Musca内。直到1803年,秆蝇属才为梅根(J.W.Meigen)所建立。
至今全世界已知秆蝇科约160属、2000余种,分属于3个亚科。
1910~1912年,比克(T.Becker)对世界各大地理区系的秆蝇属种作了全面综述性研究,为秆蝇科分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32~1933年杜达(O.Duda)发表了古北区秆蝇科分类的专着,系统地研究了古北区秆蝇的属种。前苏联纳里特舒克(E.P.Nartshuk)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直从事古北区的秆蝇区系与系统分类的研究,发表有关秆蝇的论着40余篇,在1970年完成了前苏联欧洲部分秆蝇科分属分种检索表,很有实用价值;在1984年完成了古北区秆蝇名录。
美国萨伯罗斯基(C.W.Sabrosky)从20世纪30年代起主要从事北美秆蝇科分类研究,对世界秆蝇区系分类也有较大贡献,先后在1965年、1977年、1980年、1989年完成了新北区的、东洋区的、非洲热带区的和澳洲区的秆蝇名录,对前人的研究工作做出许多重要的订正和综述性总结。
近20年来,秆蝇科地区性分类研究进展迅速。英国斯宾塞(K.A.Spencer)于1977、1978、1986年相继发表了有关新西兰的、澳大利亚的秆蝇科分类的区系性论着;1981年,英国迪明(J.C.Deeming)发表了研究非洲热带区秆蝇科的文章。1983年,日本上宫健吉发表了日本秆蝇科系统分类的专着,包括53个属143个种(其中有两个新属和1个新亚属、34个新种);印度居里安(P.T.Cheriun)近年来有关于印度及邻近地区秆蝇新属和新种的报道。
在区系分类取得迅速进展的同时,秆蝇科分类系统研究也取得重要进展。瑞典安德森(H.Andersson)1977年发表了特别针对东半球秆蝇属的分类和系统研究的专着,全面地研究了98个属和亚属的秆绳形态和雄性外生殖器及其亲缘关系,讨论了秆蝇科内主要特征的演化,利用雄性外生殖器特征评价秆蝇高级分类阶元及其间亲缘关系尚属首创;仍然采用传统的把秆蝇科分为奇鬃秆蝇亚科、长缘秆蝇亚科和秆蝇亚科的系统,奇鬃秆蝇亚科包括5个属(其中有两个新属);长缘秆蝇亚科包括两个族,即锥秆蝇族与长缘秆蝇族,前者包括6个属而后者包括41个属和亚属并分属于9个属组;秆蝇亚科包括46个属和亚属并分属于12个属组。1983年,上宫健吉在他的专着里对安德森所分的属组作了修定,增加6个新属组,1983年,纳里特舒克根据比较形态研究及特征分析提出秆蝇新的分类系统,在秆蝇分族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把传统的秆蝇科提升为总科Chloropoidea,分为奇鬃秆蝇科和秆蝇科;秆蝇科又分为4个亚科,即Rhodesiellinae、Oscinellinae、Hippelatinae与Chloro~Pinae、Rhodesiellinae亚科分为3个族(包括两个新族),Oscinellinae亚科分为9个族(包括4个新族),Chloropinae亚科分为8个族(包括5个新族),纳里特舒克的新分类系统还存有争议,尚未完全被人们所接受。
1989年,萨伯罗斯基对安德森1977年把奇鬃秆蝇亚科分为5个属存有异议,认为其中3个属存有异名关系,这样该亚科实际只有3个有效的属。
目前,中国已知秆蝇58属、160余种(其中90余种仅局限分布于台湾省),都为外国专家比克(1911)、杜达(1933~1934)、纳里特舒克(1962)等研究报道,缺乏系统研究。近年来,杨集昆、杨定开始从事中国秆蝇系统分类研究,发表了两个新属及10余个新种。
秆蝇发生在所有动物区系,与人类关系密切,目前全世界还有很多区域尚未进行采集和观察,还有大量的种类尚未发现,因此区系分类工作仍有很大发展前景,进一步的工作无疑将丰富秆蝇的区系组成,进而促进秆蝇的区系起源和演化的研究。近年来,分歧分类是一个活跃的领域,进一步的工作将深化这方面的研究,无疑将推动秆蝇系统分类的发展。
对大多数种秆蝇的幼期形态尚末观察,进行幼期形态与分类研究,将会对建立合理的分类系统提供有力的证据,解决分类系统上尚存的有争议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Andersson H. Ent Scand Suppl. , 1977. 8:1 ~ 200
2 Spencer K A J R,Soc N Z. 1977,7:533~472
3 Deeming J C. J Nat Hist. , 1981, 15:789~828
4 Kanmiya K. Mem Ent Soc Wash. , 1983, 11:370
5 Nartshuk E P. Ent Obozr. , 1983, 62(3):638~648
6 Spencer K A J. Nat Hist. , 1986,20(3) : 503~615
(北京农业大学杨定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