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场心理沟通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下卷 更新时间:2018-09-12 16:29:56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下卷》第1031页(554字)

比赛过程中,相关人员在临场进行的心理交往与互动过程。

狭义指运动技术和战术意图的传递,战术调整,不同运动员角色之间的心理默契与交融、暗示,以及运动员与裁判员的临场心理交往等。内容包括认识上的沟通、意志互动,情感的相互渗透和感染等。

情绪激活水平低的运动员可通过沟通达到适宜的情绪激活水平和最佳状态,但情绪激活水平过高的运动员间的沟通可能会使双方的激活水平进一步升高至不适宜的程度。情绪激活水平最佳者与情绪激活水平过高者沟通,可使后者的情绪平静,亦可使激活水平最佳者更佳。

情绪的相互感染亦可改变情绪性质,变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或者相反。广义的赛场心理沟通不限于运动赛事,还包括一切非运动赛事。

如军事比武、生产竞赛、文娱会演、技艺竞赛等。主要形式有口头沟通与非口头沟通。

口头沟通有正反馈和负反馈效应。非口头沟通包括红黄牌警告,鸣哨、标语牌等实体符号沟通,以及身体表情沟通。

语言、文字、国情、种族、职业和专业素养等方面的文化背景差异可能导致口头沟通困难、失误或中断。赛场心理沟通的成功取决于以下因素:良好的心理沟通环境;彼此消除敌对的竞赛情绪;保持赛场情绪稳定;选择适当的沟通渠道和载体;防止知觉谬误,消除偏见,克服赛场晕轮效应,注意语言文字的干扰,防止信息量过大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