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沃斯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下卷 更新时间:2018-09-12 20:27:00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下卷》第1330页(1372字)

【生卒】:1869—1962

【介绍】:

一译“吴伟士”。

美国心理学家,哥伦比亚机能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生于美国萨诸塞州的贝尔切顿。毕业于美国阿默斯特大学,1895年到哈佛大学学习两年,获文学士学位,后受詹姆斯的教诲,1897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899年在J.M.卡特尔的指导下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

此后在纽约医学院讲授生理学3年。1902年赴英国利物浦大学师从生理学家谢灵顿学习一年。1903年回哥伦比亚大学任教,1909年任专任教授。1917年J.M.卡特尔退休后,成为J.M.卡特尔的继承者。在哥伦比亚大学工作到89岁,活跃于美国心理学界达70年。1915年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1921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其学术观点和成就:(1)坚持美国机能主义总取向。

深信心理学家彼此的一致超过分歧,并力图建立一个所有人都赞同的体系,故其着作中总是力图兼容并蓄,保持折衷的观点。但其心理学明显表现出美国心理学的机能主义的一般倾向。(2)坚持以人的整个活动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反对把心理学对象片断化,只研究意识或行为(运动和分泌),坚持以因果统一关系来理解心理学的对象问题。

认为人的心理的整个因果系列表现为意识与行为两个层面,只有以两者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才能研究人的全部活动。(3)提出动力心理学。1910年开始使用“动力心理学”的概念,1918年出版《动力心理学》,将动力心理学引入机能主义,强调理解人的心理的因果机制及内驱力的动力作用。认为人的活动包括内驱力和机制两方面。机制指原因通向结果的历程,即行为的外在方式和实现途径,内驱力是激发机制的内在条件,即行为的发动者(动机);机制有赖于内驱力的发动才得以活动,内驱力也只有通过机制的作用才能实现;内驱力虽可发动机制,但机制经多次发动后,也可能转化为内驱力,如求食机制可转化为求食的动力。根据人的内在条件、经验在行为发生中的重要作用,改变S-R公式,在刺激与反应之间插入有机体O,形成公式SOR,后又修正为W-SOw-R-W,即当有机体(O)在一定情境(W)中准备做一件事时,有机体接受刺激(S)并作出反应(R),由于有机体对情境和目标的定势(Ow),刺激和反应带有客观意义,刺激使有机体知晓关于环境的一些事,而反应的目的在于客观结果。

这对新行为主义的产生有较大影响,“中介变量”、“需求变量”、“认知变量”等均由这一公式推演而来。(4)从宏观上界定心身关系。

认为心理过程与生理过程不是两个互相平行的过程,而只是对同一过程的不同的科学描述。心理学研究这一过程中大的方面,而生理学只描述细节。因学科间的层次不同,生理学的描写不能替代心理学的叙述。1956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金质奖章。着有《动力心理学》(1918,1920,1922)、《心理学》(1921,1947,中译本由谢循初译,中华书局1929年出版)、《现代心理学派别》(与M.R.希恩合着,1931,1948,1964,中译本由谢循初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年出版)、《实验心理学》(与施洛斯贝格合着,1938,1954,中译本由曹日昌等译,科学出版社1965年出版)、《行为动力学》(1958)等,其中,《实验心理学》和《现代心理学派别》被作为美国许多高等学校的标准教科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