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医学心理思想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下卷 更新时间:2018-09-13 03:22:37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下卷》第1714页(1408字)

中国自有文字记载至鸦片战争期间医学心理思想的产生、形成与发展。

约分为五个时期:(1)远古至战国时期。巫医以心理治疗为主治疗疾病。原始巫术的形式主要有祈求式、比拟式、接触式、诅咒式、灵符式、禁忌式、占卜式等,对于疾病的痊愈具有暗示作用。约公元前11世纪,从《尚书》开始,中国的文字中逐渐有“狂”、“痻”、“疑疾”、“惑疾”等心理疾病的记载,表明人们对异常心理活动已引起重视。

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等人的着作中均包含一定的心理卫生思想。《左传》重视心理因素,举出了若干心理失常与躯体病变关系的事例,认为起居、饮食、哀乐都会影响身心健康,强调心理卫生。

黄帝内经》中有着丰富的心理病因、心理病理、心理诊断、心理治疗、心理卫生、心理疾病等方面的医学心理思想。(2)秦汉三国时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了西汉名医淳于意的25个病案,其中因情志而致病者有3例,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有心理异常者7例。

汉末三国时的华佗,采用盛怒治疗太守郁思病,并创造了调节心身的五禽戏。东汉着名医家张仲景的《伤寒论》中有100余条经文涉及烦躁、惊狂、谵语、幻觉、懊憹、脏躁等神志症状;对于各种心理疾病,他均提出了相应的疗法。东汉末至三国魏时医家王叔和,将脉象和心理因素、心理疾病联系起来,从诊断的角度对情志疾病作了比较深入的论述。

(3)晋代至唐代时期。《晋书·乐广传》记载了“杯弓影”这一疑病的病因、病理、诊断与治疗,已成为一个典型的心理治疗医案。

晋代葛洪重视养性,提出导引行气,以意导气;动静双修,神充体健。

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关于神志症状的论述有40多种,如健忘、梦等。唐代名医孙思邈重视胎教胎养、心理卫生,提倡“十二少”: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反对“十二多”,认为“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事则形劳,多语则气乏,多笑则脏伤,多愁则心慑,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忘错昏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事则专迷不理,多恶行则憔悴无权”。(4)宋辽金元时期。

宋辽金元是中国古代医学心理思想的极盛时期。南宋陈无择《三因极——病证方论》明确提出了七情学说,规范“七情”为喜、怒、忧、思、悲、恐、惊,并把七情学说应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金代医家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记载了10例心理治疗医案,在《九气感疾更相为治衍》中对情志相胜疗法进行了系统论述,在心理治疗的理论与临床方面都有杰出贡献。

宋金元时期的内科、儿科、妇科等临床各科医家,都比较重视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及治疗中的作用。

(5)明代至鸦片战争时期。明代李时珍重视七情惊扰辨析,提出不可忽视七情病因,注重淫情交错;在《本草纲目》中汇集了大量的益智方药。

张景岳的《类经·会通》专列“情志病”29条,将病因、病理、诊断、治疗、调养等内容会通在一起,对情志病有较系统的论述。他擅长心理治疗,在《类经·祝由》中详细记载了5个典型的心理治疗医案。

李中梓对病人、医生、旁人的心理进行了生动的描述,提出“不失人情”主张。清代医家不仅在疾病的诊断方面考虑心理因素,还将心理因素广泛运用于疾病的治疗与预防。

清代名医叶天士在辨诊时注意分析七情病理及症状,在治疗上除方药外,还配合心理上的将息调理。王清任提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的脑髓说,否定了“心主神明”的传统观念,对古代医学心理思想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