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巢的生物演化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下卷 更新时间:2018-09-13 03:55:38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下卷》第1746页(421字)

关于动物筑巢行为演变的学说。

科学家们提出假说,认为动物筑巢的完善程度受自然选择下需要的支配,一个特定物种巢的完善程度取决于父母对幼体的照料、敌害的种类和数目、食物的种类及为确保种族繁衍所需要的幼体数量等。一般来说,对自己的卵或幼仔越要小心保护和照料,动物的筑巢行为就越完善。父母的照料涉及食物供应和保证不受其他动物的侵害。当幼仔能在受保护的地点独立觅食时,巢就筑得比较简单,如蜣蜋的洞穴。当父母必须为幼体觅食,而且得让幼体自己留在巢中一段时间时,它们的巢就筑得比较完善,以免受到敌害的侵袭。许多哺乳动物是母体直接向幼仔授乳,可以随时带着幼体行动,所以大部分都没有筑巢行为。

有袋类动物和大部分灵长类动物都是这样。筑巢与幼体或产卵数之间也存在一定关系。

有大量幼体或卵的动物,繁衍的成功率主要依赖于几率,而不是依靠父母的照料,因此不需要筑巢。

如,一只雌性蟾蜍能产卵两万五千枚以上,但大部分不能成活。

上一篇:筑巢 下一篇:心理学大辞典下卷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