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币经济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上卷
更新时间:2018-09-12 21:07:21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第182页(563字)
亦称“代币奖励”、“代币制”。
行为矫正程序。根据操作条件作用原理,利用个体的自发活动,配合外部强化控制,使个体循序渐进地以正当行为取代不当行为。
具体做法:当患者表现出适当行为时,根据行为的性质,患者可获得一定数量的代币,并可用代币换取自己喜爱的活动或物品。“代币”是患者因表现出适当行为而得到的用以交换奖品或奖励的替代品,如筹码、记分等,具有强化适当行为、消除不良行为的价值。
该方法直接源于斯金纳提出的操作条件作用原理。其实施分为三个阶段:(1)基线阶段;(2)代币制管理阶段;(3)巩固阶段。
卡兹丁1977年认为,在行为矫正中使用代币具有以下优点:(1)使用代币要求的条件较少,可在期望的行为发生后立即提供;(2)对于持续发生的靶行为,可持续地通过提供适当数量的代币给予强化,而实物与权利因难以分割往往只能一次性给予;(3)代币可满足个体对实物或活动奖励的不同偏爱;(4)个体对实物奖赏容易产生满足感,而对代币较少产生饱和感,能保持持续的激励作用;(5)自由选择奖励品可产生累加的激励作用。该方法是对正强化和消退原则的系统应用,不是一项单一的行为技术,在不同场合可有很大变化。
它适用于治疗精神病患者和行为不良的儿童。这种方法虽不能触及患者的根本问题,但对行为的矫正效果显着。
上一篇:大众文化
下一篇: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