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美学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上卷 更新时间:2018-09-13 01:29:02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第423页(753字)

研究公路各组成部分及空间设计与环境的协调的科学。

目的是使道路既具有保障车辆行驶的动态要求,又具有使人赏心悦目的外观,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成为自然景观的组成部分,给旅客、驾驶员以舒适的旅途感。道路是人们活动的场所,也是通道,可分为以行人要求为主、限制车辆低速行驶的街景型和供车辆高速驶过风景地的流线型。由于不同道路使用者(驾驶员、乘员、骑自行车者和行人)处于道路的不同位置,会对道路形成不同的印象,设计道路空间要考虑车行速度,用大尺度来考虑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既要依据标准和规范,将水平和竖直方向适当结合,形成长而连绵的三维空间曲线,又要把道路看成景观的一部分,依据美学原则考虑风景特征。

随着美学标准的发展,公路工程标准也采用缓边坡、流线型的横断面,减少施工痕迹等措施,使道路与环境协调,把改善道路外观当作改进工艺品来看待。与道路安全关系微妙,道路的顺畅和连续的线形、宽阔的边沟、平缓的边坡,都有助于道路美化,且增进交通安全。

其基本原则:(1)选线要适应地形,利用风景特征,提供多样性视野,避免单调感;(2)线型应具有优美的三维空间外观,连续、舒畅;(3)与周围风景融成一体,不露施工痕迹,桥梁、涵洞、护栏等构筑在道路画面中应尽量不引人注目;(4)在道路用地范围内,保护好植被,必要时进行绿化;(5)标志牌等道路设施布置有助于引导交通。研究的基本方法:(1)公路全景透视,根据道路使用者所在位置、视线高度和方向绘制静态的公路全景透视图,再按照公路与建筑及景观元素的关系绘制全景图;(2)公路动态透视,根据静态透视图的原理,用电脑模拟,用高速摄像机将其摄成电影或电视,放映成动态透视图;(3)街景模型模拟,将公路及景观制成模型,用模型显示器按视线位置拍摄路景照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