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因理论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上卷 更新时间:2018-09-13 02:15:03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第458页(867字)

一种社会心理学理论。

探讨个体行为的原因与分析其因果关系的理论和方法。用于理解、预测和控制个体周围的环境,以及与环境相伴随的行为。

其基本问题涉及:(1)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2)社会推断问题,即根据行为及其后果,对行为者人格特质作出合理推论;(3)期望与预测问题,即从过去特定的行为和结果预测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行为。其根源可追溯到格式塔观念,即观察者通过过去经验获得的信息在加工新的输入时起着重要的作用。

许多社会心理学家试图根据不同的归因过程及其作用,阐述归因的各种原理。(1)海德归因理论。

该理论认为,一个人对他人行为的知觉,主要由他把那个人的行为归属于什么决定,即或归于一个人的内部原因,或归于环境的外部作用,或归于这两者的结合。这样,个体根据知觉到的动机或意向来评价他人行为时,就会出现争执。

海德的研究构成了归因理论这种研究途径的概念基础。

(2)H.H.凯利在海德研究基础上提出的三维归因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在试图解释某人的行为时,可能使用三种不同的解释:归因于从事该行为的人;归因于行动者的对象,即行动者知觉的对象;归因于行为产生的环境。H.H.凯利认为,这三种解释都有可能,但欲找出真正的原因,还必须使用三种信息:区别性、一致性和一贯性信息。

这三种信息的使用情况,决定于对行为归因的可靠程度。(3)20世纪70年代维纳在研究了人们对成功与失败归因基础上提出的归因理论。它用于行动者对自己行为的成败结果的解释,该理论认为成败归因有三个特征,即成败的因素可能是内在的,也可能是外在的;可能是稳定的,也可能是不稳定的;可能是个人能控制的,也可能是个人不能控制的。维纳认为,内在的、稳定的因素包括能力、身体特征等;内在的、不稳定的因素包括努力、心情等;外在的、稳定的因素包括任务的难度、无法克服的障碍;外在的、不稳定因素包括运气、机遇等。个人的归因方式将影响其以后的成败。将行为的结果归因于努力因素,以后成功的机会较大,因为努力因素是属于内在的、不稳定的,而且是可控制的因素。

上一篇:归因训练 下一篇:规一例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