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图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上卷
更新时间:2018-09-13 06:53:47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第852页(587字)
用电极在人或动物头皮表面记录到的自发电位变化。
1924年,德国精神病学家H.伯杰首次成功记录了人的脑电图,并于1929年率先发表。当时,他发现正常人在休息和闭眼时,大脑的顶区和枕区会产生一种有节律的电波,每秒10次左右,其波幅大约有50微伏;如果睁眼或注视物体,上述波就消失,出现节律较快的波,其频率大约有18次~20次,波幅约为20微伏~30微伏。H.伯杰认为以上两种波是正常的,并将它们命名为脑电图。
此外,他还证明,缺氧和麻醉都会影响脑电波的节律,人睡眠时,脑电波的节律也会改变。当年,许多着名的生理学家和神经病学家都对H.伯杰在脑电图研究方面的先驱性工作产生极大怀疑。后来,英国剑桥大学神经生理学家艾德里姆经过严格的科学实验,完全证实了H.伯杰的实验结果。
艾德里姆不但消除了对H.伯杰实验工作的怀疑,并于1934年将大脑皮层的这种节律活动命名为“柏格氏节律”。现在,人们称H.伯杰发现的第一种波为α波,第二种节律较快的波为β波。
放电频率的快慢和波幅的高低,是分析脑电图的重要依据。
脑电图的波形主要按脑电波的不同频率来分类。在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下,脑电波的波形特征明显不同。按照频率的快慢,脑电波可分为δ、θ、α和β四种类型。
它们不但频率不同,波幅不同,所代表的脑功能的心理生理学意义也各不相同。可在不同的脑区记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