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第945页(851字)
有机体反映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的态度体验。
由某种刺激(外在的刺激或内在的身体状况)作用于有机体所引起的。具有以下三方面特点:(1)具有独特的主观体验。
它不是有机体对现实对象和现象本身的反映,而是由客观现实与有机体的需要之间关系所引起的喜、怒、哀、惧等主观感受。(2)具有明显的机体变化和生理唤醒状态。
例如,内脏机能的变化(消化、呼吸、循环及内外分泌器官的活动)、脑电和皮电活动的变化、外部表情(包括面部表情、声色表情、身体表情等)的变化。(3)具有独特的生理机制。
不仅大脑皮层,而且大脑皮层以下的丘脑、下丘脑,边缘系统,网状系统等部位也起着特定的作用。最基本的情绪形式是喜、怒、哀、惧。
其中每种具有不同程度的区别。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基本情绪可组成各种复合情绪。根据情绪体验的性质可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种。前者是由符合和满足有机体需要的对象所引起的如愉快、喜悦等;后者是指由妨碍与干扰需要得到满足的东西所引起的,如痛苦、恐惧、忿怒等。
根据所引起情绪状态的强度可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情绪状态。其中,心境是一种微弱、持久、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激情是一种强烈的、迅猛爆发、激动而短暂的情绪状态;应激是一种由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所引起的十分强烈的情绪状态。
有关情绪的主要理论有:达尔文情绪说、詹姆斯-朗格情绪理论、坎农-巴德情绪说、情绪唤起说、情绪认知理论、情绪信息加工理论以及情绪动机理论。情绪在有机体的进化过程中具有生物学适应价值,影响人的心理生活的各个方面。
鲍德温、A.弗洛伊德及皮亚杰等人的研究均证明,对那些已形成成熟自我同一性的成人来说,否定性情绪体验有时能促进意识的发展。这种消极情绪包括依赖性、焦虑、憎恨、厌烦、恐惧及对这些消极情绪的忍受性。导致这些消极情绪产生的各种情境可以激发人们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这种智力唤醒有助于意识的发展及与情感系统相关的行为模式即自我系统的形成。
在25±3岁与35±3岁之间,消极情绪的这种作用尤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