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儿科手册

颅内压增高与脑疝

书籍:儿科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山东人民出版社《儿科手册》第88页(925字)

【病因】 任何原因使颅腔空间减少或内容增加,都可使颅内压增高。常见原因有颅内炎症、脑充血及水肿、颅内出血、硬脑膜血肿、脑肿瘤、中毒、缺氧、脑脊液分泌增多,吸收减少,或循环通路障碍等,颅内压增高到一定程度,可引起脑疝。

【临床表现】 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婴儿前囟膨隆、头围增大、头皮静脉怒张,重者有嗜睡、意识改变、惊厥及呼吸循环障碍。压力急骤增加时,有心率减慢、血压升高,有时可有擦鼻动作。感染或中毒发生脑水肿时,可伴有中脑压迫征象,两侧瞳孔扩大或不等大。若发展为脑疝,则可有:

(一)头痛加剧、烦躁、意识障碍、呼吸不规则、脉搏减慢、持续抽搐。

(二)颞叶沟回疝时,可有意识丧失,一侧或两侧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呼吸不规则,出现血管运动中枢功能紊乱征,如脉搏、体温、血压易变、出汗等。

(三)枕骨大孔疝时,颈项及头后剧痛,反复出现角弓反张,脉搏慢,呼吸减慢且不规则。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及眼底视神经乳头水肿,颅骨摄片有骨缝裂开,脑压迹增加,蝶鞍变大,即可诊断。

【预防】 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止颅内压升高及脑疝的发生。

【治疗】

一、安静,避免用力、哭闹,控制输液量,忌作腰穿。

二、用脱水剂或利尿剂,如甘露醇、山梨醇、尿素、高渗葡萄糖、速尿、利尿酸钠、人体白蛋白(20~40毫升静注)等。

三、激素:可用地塞米松,以减轻脑水肿。

四、对症治疗:头降温,呼吸衰竭时用呼吸兴奋剂等。

五、紧急时外科手术,以降低颅压。

上一篇:未成熟儿特点 下一篇:儿科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