痱子
书籍:儿科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山东人民出版社《儿科手册》第495页(539字)
【病因】 是因气候炎热、湿度大、出汗排泄不畅,致使汗液潴留而发病。
【临床表现】 急性发作,常见于额、颈、胸背、腋窝、腘窝、头部等处。初起为粟粒大小的丘疹或丘疱疹,密集或散在,周围绕以红晕,或为小疱,内含透明液体。自觉瘙痒或刺疼,出汗或日晒时加重。若继发感染,则可形成大小不等的疖肿,称为“痱毒”。附近淋巴结肿大,病程不定,损害往往成批出现,至天冷后,脱屑而愈。
【诊断】 根据多见于夏季,常急性发作,好发于头、颈、躯干等处,损害为粟粒大小的丘疹、水疱、周围绕以红晕等特点,可以诊断。应注意与湿疹相鉴别,后者剧痒,损害为多形性,易糜烂渗出,没有明显的季节性等。
【顶防】 居室宜通风,衣着应宽大柔软,并经常换洗,勤洗澡,擦干后宜扑痱子粉,夏季小儿入睡后,应多翻身。
【治疗】 局部可用温水清洗后擦干,外搽痱子粉或炉甘石洗剂,1日多次。但不宜用热水肥皂烫洗,更不得外涂软膏,如有痱毒,可用抗菌素治疗,或用鲜扁豆叶加冰片适量,捣烂敷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