铟及其化合物
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常见有毒和危险化学品手册》第333页(1308字)
【理化性状】 铟(In)原子序数为49,原子量为114.82,原子价有1价和3价,系发光的银白色金属,有延展性,较铅更软。在潮湿空气中表面生成氢氧化物的薄膜。在室温下能抗腐蚀,但在较高温度下易被氧化,溶于酸,不溶于水和碱溶液。相对密度7.31(20℃),熔点156.61℃,沸点2075℃。最重要的化合物是氧化铟和硫酸铟。
【危险情况】 金属铟无毒,但其烟雾和化合物却有毒,吸入和摄入均会引起中毒。空气中的容许浓度铟及其化合物美国为0.1mg/m3。
【用途和接触机会】 本品为半导体掺杂源,砷化铟的原料;用于低熔点合金、玻璃、特种轴承、低压钠灯、电池的制造;用作金属的防腐蚀剂,焊剂,催化剂;还用于电镀、医药、机械、仪器制造、原子能等工业中。
【侵入途径】 摄入或吸入。
【有害影响和中毒症状】 有文献报道,认为铟及其化合物有中等毒性,与皮肤接触产生局部刺激作用。然而,摄入后则毒性较强。动物如摄入铟盐,则损害严重。为此,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学家会议建议极限值为0.1mg/m3。有关对人影响的资料很有限。苏联曾报道在生产时暴露于铟化合物中的工人,出现关节和骨痛、龋齿、神经和胃肠障碍,心痛和全身虚弱。
铟及其化合物经胃肠吸收率很低,可溶性铟化合物经口进入体内后主要分布于骨(约占30%)、肝、肾、唾液腺和脾内。经皮下注入,2天后注入部位只留10~15%,其余被吸收,主要分布在皮肤、肌肉和骨胳。铟从体内排出缓慢,主要经粪便排出,也可随尿排出。网状内皮系统的细胞能吞噬铟化合物微粒,铟的毒性表观上是由于这些细胞浓集重金属的结果而引起的。医学上使用的无载体同位素铟的毒性作用是相当小的,尽管在注射铟化合物后出现过一些过敏性休克病例。
目前尚未见铟及其化合物的职业中毒病例报告。
【防护措施】 从事或者暴露于铟及其化合物的粉尘、盐类或烟雾中的人员应使用安全防护设备,如用化学安全护目镜保护眼,用呼吸防护器防止吸入。为避免皮肤接触,穿防护服是必要的。
【医学监护】 就业前和定期体检是必要的。
【测定方法】 在空气中的测定:用滤膜采样,阳极溶出伏安法分析。
在水中的测定:海水中的铟用中子活化法分析,检测限为0.006ng/L。极谱法也用于测定水中的铟,检测限为1.0μg/L。
【废弃物建议处理方法】 可用密封容器来处置铟及其化合物;也可进行回收,回收铟是有再使用价值的。看来,铟的环境危害起因于其放射性同位素的使用和处理,而不是其化学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