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肉类工业手册

肉毒梭菌食物中毒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肉类工业手册》第167页(2080字)

(一)肉毒梭菌(Clostridium botulinum)的生物学特性

肉毒梭菌属于厌氧性的梭状芽孢杆菌属。革兰氏染色阳性,杆菌。形成芽孢,由于芽孢比营养体宽,故呈梭状。无荚膜,但有鞭毛。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35℃。

肉毒梭菌能产生很强的外毒素,即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肉毒毒素对人和动物具有很强的毒性。根据毒素的抗原性,至今发现的肉毒梭菌已有A、B、C、D、E、F和G等七种类型。各种类型的肉毒梭菌分别产生相应类型的毒素,所以肉毒毒素也分为A、B、C、D、E、F和G七种类型。肉毒毒素是一种大分子蛋白质。例如:A型毒素结晶是一个相对分子质量为900000的简单蛋白质,可分为两个蛋白质成分:一个具有神经毒素活性(相对分子质量为150000),一个是无毒性的血凝素。B型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5000,也是个由毒性蛋白质和血凝素或其它蛋白质组成的复合体或聚合物。肉毒毒素对许多理化因素是比较不稳定的。A型毒素经60℃,2min,即被破坏。B型和E型毒素要70℃,2min,C型毒素要90℃,2min才被破坏。A型、B型毒素在37℃下放30d,其毒力大幅度下降或在直射日光下照射120min也被破坏。肉毒毒素在酸性条件下比较稳定,而对碱性条件则比较敏感。胰酶能破坏A型肉毒毒素,但却能激活E型毒素。另外,肉毒毒素具有很好的抗原性,经用甲醛脱毒处理后变成类毒素,仍保持其良好的抗原性。

在厌氧条件下,该菌适于在含水分较多的中性或弱碱性食品中生长并产生毒素;相反,如果食物偏酸性,水分含量较少或食盐浓度在8%以上时,则该菌的生长被抑制,不产生毒素。

(二)中毒原因和临床表现

肉毒梭菌本身是一种腐生菌,但其产生的神经麻痹毒素具有很大的毒性,能使人和动物中毒。在已知产毒的7种类型肉毒梭菌中,只有A、B、E和F四种类型会感染人类。C型和D型以及比较罕见的A型和B型常常在哺乳动物和鸟类中引起流行性肉毒中毒。最近有些国家已经报告了在渔场的类中有大量E型肉毒梭菌存在,有时毒素多到可使鱼类患病。肉毒毒素的毒性极强,据称,1g肉毒毒素能杀死400万t小白。对人的致死量为10-9mg/kg体重,其毒力是KCN的10000倍。肉毒毒素随食品一起进入食道和肠管,经消化道入循环后,能与乙酰胆碱结合,从而阻碍乙酰胆碱的释放,引起肌肉麻痹。

肉毒梭菌食物中毒(Botulism)是毒素中毒。潜伏期主要取决于食入的毒素量和毒力。据报道,其潜伏期最短为6h,最长为60h,一般为1~2d。肉毒中毒的主要症状表现是神经麻痹。最早出现的往往是眼部症状,即视力减弱。继之而来的是全身无力、眼睑下垂、伸舌和张口困难、瞳孔放大、失音等,最后出现呼吸麻痹。病人经治疗后,逐渐恢复健康,一般无后遗症。

肉毒梭菌除了能引起上述的常规肉毒中毒外,近年来的最新研究已经证明,它还会引起婴儿中毒。婴儿肉毒中毒都是由肉毒梭菌A型和B型引起的。

(三)肉毒梭菌的来源和传播途径

肉毒梭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江河湖海的淤泥沉积物、尘土和动物的粪便中。在我国肉毒中毒多发地区的土壤中,该菌的检出率为22%,荒地土壤的检出率为28%,发酵食品为15%。肉毒梭菌及其芽孢常随泥土或动物粪便污染食品或者食品的原料。在肉品加工、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如果管理不善,卫生条件不严格,也会遭到污染。

我国发生的肉毒梭菌食物中毒中8.5%是由动物性食品引起的,引起中毒的肉类食品主要是肉类罐头、腊肉、熟肉等。

(四)预防和控制措施

1.防止肉品污染

在肉品贮存和加工的各个环节,要严格进行卫生管理。制作肉制品的原辅材料应高温灭菌或充分蒸煮,制作肉类罐头应严格执行灭菌方法。

2.控制肉毒梭菌繁殖和产生毒素

肉品应避免缺氧保存,应在低温下保存。

3.食用前加热破坏毒素

肉毒毒素不耐热。肉品中如有毒素存在,在食用前加热,可使毒素破坏,一般在80℃下加热30~60min或使肉品内部温度达到100℃并持续10min,可达到破坏肉毒毒素的目的。

上一篇:内部因素 下一篇:肉类工业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