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锈钢的发展
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不锈钢实用手册》第5页(4289字)
我国用电弧炉生产不锈钢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首先生产Cr13型不锈钢,1951~1952年开始生产1Cr18Ni9Ti。当时不锈钢年产量是百吨到千吨级的水平,而1Cr18Ni9Ti一个牌号的产量占我国Cr-Ni不锈钢产量的95%以上,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88年。
20世纪50年代,还生产了1Cr18Ni12Mo2Ti等牌号的不锈钢。当时,为了节约镍,从1956年起研制了以Mn、N代Ni的0Cr17Mn6Ni5N和1Cr18Mn8Ni5N。1958年,在AISI204基础上加入2%~3%Mo研制生产了1Cr18Mn10Ni5Mo3N(204+Mo)用于全循环法尿素生产装置的内筒。1959年研制了1Cr17Ti,1Cr17Mo2Ti和1Cr25Mo3Ti无Ni铁素体不锈钢并开始仿制耐浓硝酸的双相不锈钢1Cr17Ni14Si4AlTi(相当于前苏联牌号Эи654)。
20世纪60年代,由于国内原子能、航天、航空和化学工业的需要,1960年前后研制了PH15-7Mo、17-7PH和17-4PH等沉淀硬化不锈钢。1960~1965年研究并生产了用于核燃料生产的多种高镍耐蚀合金。1965年前后,采用电炉氧气炼钢生产了00Cr18Ni10、00Cr18Ni12Mo2等超低碳不锈钢,研制了无镍Cr-Mn-N钢1Cr18Mn14Mo2N(A4)等牌号。
为了解决原子能、石油和化学等工业中所出现的18-8Cr-Ni奥氏体不锈钢等的设备部件应力腐蚀断裂问题,到20世纪70年代,一些α+γ双相不锈钢和高镍耐蚀合金研制成功并投入工程应用。主要牌号有00Cr18Ni5Mo3Si2(相当瑞典3RE60牌号),含N的00Cr18Ni6Mo3SiNb、00Cr26Ni6Ti、00Cr26Ni7Mo2Ti等双相不锈钢和高镍耐蚀合金00Cr25Ni35AlTi等。采用真空感应炉、真空电子束炉和真空自耗炉冶炼并批量生产了C+N≤(150~250)ppm的高纯铁素体不锈钢00Cr18Mo2、00Cr26Mo1和00Cr30Mo2等牌号。
为了解决化工、石化、化肥等工业中的一般腐蚀和局部腐蚀(点蚀、缝隙腐蚀、腐蚀疲劳、固溶态晶间腐蚀等)问题,20世纪80年代又研制、仿制了高钼不锈钢00Cr18Ni18Mo5、00Cr20Ni25Mo4.5Cu;含N的第二代双相不锈钢00Cr25Ni22Mo2N、00Cr25Ni6Mo2N、00Cr25Ni7Mo3WCuN;尿素级不锈钢00Cr18Ni14Mo2和00Cr25Ni2Mo2N;耐浓硝酸不锈钢00Cr25Ni20Nb和00Cr17Ni14Si4;耐高温浓硫酸(95%~98%)的高Si(约6%)不锈钢;开发了用于水电行业的耐磨蚀低碳和超低碳马氏体不锈钢0Cr13Ni5Mo和00Cr13Ni5Mo;研制开发了几种超高强度马氏体时效不锈钢。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的超低碳控氮(N≤0.10%)核级不锈钢304NG和316NG到90年代开始投入了工业生产和实际工程应用。对超级(PRE值≥40)奥氏体和超级(PRE值≥40)双相不锈钢开展了大量研制工作。
与上述不锈钢钢种研制开发的同时,我国生产不锈钢的各主要特殊钢厂,新装备、新工艺、新技术和新的检测手段的采用也取得了显着进步,突出的表现在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厂技术改造和新建不锈钢厂和生产线的装备和工艺技术的现代化水平上。
炼钢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不锈钢冶炼都是采用电弧炉单炼法,精炼则是采用钢包真空处理或电渣重熔。1970年以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特殊钢厂均先后安装了18~40t的AOD和15~60t的VOD二次精炼装置,精炼比显着提高。目前正在建设中的宝钢一钢热轧板卷厂和宝钢五钢棒线材生产线的炼钢均采用先进的电炉(或高炉铁水)→转炉→VOD的三步炼钢工艺。2002年底,太钢的铁水预处理→K-OBM-S转炉→炉外精炼生产线已率先试炼成功。
模铸和连铸:1985年以前,我国的不锈钢铸造一直采用落后的模铸。1985年,太钢1280立式不锈钢板坯连铸机投产后,上钢三厂(现宝钢三钢)、重庆特钢和上钢五厂(现宝钢五钢)相继又有板坯、方坯连铸机投入生产。1989年,成都无缝钢管厂不锈钢管坯水平连铸机投产,结束了我国不锈钢铸造完全采用模铸的历史。20世纪90年代,宝钢三钢自国外引进了板坯连铸机,太钢完成了对1280立式板坯连铸机的技术改造,长城特钢一分厂引进的方坯连铸机也先后投产,国内正在建设的新不锈钢厂和不锈钢生产线均计划安装先进的板坯和方坯连铸机。
板带材生产:20世纪70年代,我国不锈钢生产工艺比较落后。冷轧采用叠轧工艺开坯,四辊轧机冷轧;热轧中板采用劳特式四辊轧机生产,所以长期以来不能适应市场对质量的需求。太钢是当时生产不锈钢最集中的全流程生产企业,计划经济时期,国家主要支持太钢采用炉卷轧机生产热轧钢卷,采用多辊轧机生产冷轧带钢,相对产能很小。随着改革开放,市场需求加大,20世纪80年代,太钢引进日本的二手热连轧设备,开始生产热轧钢卷。20世纪90年代,太钢又陆续引进了先进的20辊冷轧机,实现了不锈钢板材生产工艺的现代化。20世纪90年代末,国内新建的冷轧不锈钢合资企业宁波宝新、张家港浦项、上海克虏伯也都采用先进的冷轧设备进行冷轧板(带)生产。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国沿海广东地区的小型带钢厂也发展起来,他们大多采用进口或国内生产的热轧坯料通过4辊、6辊和多辊轧机生产不锈钢窄带(小于600mm)。
管材生产:我国自1960年开始大量生产不锈钢管。到目前为止,除长城特钢四分厂可采用3150t挤压机生产热加工无缝管和提供冷管用荒管外,产量较大的不锈钢管生产厂仍均采用Φ100/Φ140机组二辊斜轧热穿孔和冷轧、冷拔相结合的工艺生产无缝钢管。20世纪90年代以来,宝钢五钢和长城特钢一分厂先后引进了钢管长流程高速冷轧管机,有机溶剂脱脂设备,氢气保护热处理炉,多头砂带抛光机和钢管多功能无损探伤线等,为高质量、高精度、高表面光洁度和高清洁度的不锈钢管的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与国外不锈钢管热加工主要用热挤压工艺;在管材的冷加工方面冷轧主要向高速、长行程、高精度方向,冷拔主要向高速、多线和全自动化方向发展;脱脂普遍采用有机溶剂,润滑普遍采用不同添加剂的氯化油;热处理基本实现了“连续化”和“保护气体化”等等相比,我国目前还有较大的差距。
棒线材生产:我国不锈钢棒线生产,长期以来基本上是横列式轧机轧制,单机数量多且单产低,多为两火或多火成材。利用这些轧机生产Φ8~130mm的热轧棒材,成材率低、消耗高、生产效率差、表面和尺寸公差不理想。大于Φ130~400mm的棒材,则采用水压机、蒸汽锤、快锻机、精锻机等直接从钢锭锻制成材,对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要求高的棒材,均采用磨床和引进的削皮机分别磨光、车光交货。已有的棒线材轧机,有的仅能生产直条而不能生产盘卷,有的能生产盘卷,但卷重小(在百公斤级),尺寸精度低。20世纪90年代,大连钢厂引进并投产了30万吨高速高精度棒线材连轧机生产线。此套轧机功能多,配置全,采用全线计算机控制、跟踪式无扭连轧、在线探伤、激光测径、多级控制冷却等先进技术。产品范围Φ5.5~40mm。但此生产线尚缺热处理和密闭的酸洗处理系统以及炼钢后的连铸工序,这些均已列入该厂正在实施的技术改造措施中。
总结我国不锈钢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1949年到改革开放前期的1979年,这是一个低速发展的阶段,生产的不锈钢材以工业使用和发展国防尖端使用为主,其特点是消费量有限制,但技术含量较高,发达国家能生产的主要的不锈钢种国内厂家都能成功地生产。但是由于当时还没有进入市场经济,生产厂的工艺比较落后,管理水平低,产品不够稳定,成本很高;由于不锈钢没有大量进入人民生活,所以板材生产量也较少。
二是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带动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又带动了以板材为主的不锈钢需求的大发展。国内生产厂原来的技术装备已经不适应市场对不锈钢板材的需求,而此时国外不锈钢企业已经开始使用20辊轧机。所以国内对不锈钢板材的大量需求带来的是板材的大量进口。
三是1995年以后国家重视不锈钢结构的调整和市场需求的拉动,从三个方面促进了不锈钢生产的发展:①国家对不锈钢行业给予了很好的政策,支持国有企业投入以增加产能;②鼓励外资企业投资;③市场经济引导非国企迅速发展。分析我国不锈钢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几年来是需求发展最快的时期。不锈钢表观消费量由1990年的26万吨增长到2002年的320万吨,已经相当于美国和日本两个国家(美国2002年消费180万吨、日本50万吨)相加的消费量,成为世界上备受关注的第一消费大国;不锈钢的需求消费拉动了不锈钢生产的快速发展,结束了年产量长期徘徊在30万吨到40万吨的状况,2000年产量达到65万吨,2001年达到73万吨(不锈钢产量是指粗钢量),2002年达到110万吨。冷轧能力也有很大发展,2000年为68.7万吨,2001年达到82.2万吨,2002年达到105.5万吨。由于冷轧能力的提高,所以我国的冷轧板材相对进口量明显降低。今后5~10年,随着国内需求的高速发展,不锈钢生产也会快速发展。自给率将会不断提高。中国不锈钢技术的“后现代”现象必然使中国的不锈钢工业以后来者居上的可喜局面出现在世界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