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的定位方法(三)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临床标准针灸经穴手册》第5页(1203字)

图3所示“骨度”折量寸如下:

前发际正中至后发际正中为12寸。

眉间(印堂)至前发际正中为3寸。

第7颈椎棘突下(大椎)至后发际正中为3寸。

眉间(印堂)经后发际正中至第7颈椎棘突下(大椎)为18寸。

腋窝顶点至第11肋游离端(章门)为12寸。

指寸定位法是指依据患者本人手指所规定的分寸以量取腧穴的方法,此法包括中指同身寸,即以中指中节桡侧两端纹头(拇中指屈曲成环形)之间的距离作为1寸;拇指同身寸,即以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作为1寸;横指同身寸(一夫法),即尺侧手四指并拢,以其中指中节横纹为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

附:一、针刺的角度

毫针刺法中,根据针刺的角度,一般分为以下三种。

1.直刺 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角左右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2.斜刺 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角左右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直刺、深刺的腧穴。

3.平刺 即横刺、沿皮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角左右沿皮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的腧穴等。

二、灸法

灸法是借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达到治病、防病目的的一种方法。施灸的原料很多,但多以艾为主。艾灸分为艾炷灸、艾卷灸、温针灸及温灸器灸。其中艾炷灸是将纯净的艾绒用手搓捏成圆锥形的艾炷,常用的艾炷或如麦粒,或如苍耳子,或如莲子,或如半截橄榄大小。每燃完一个艾炷,叫做一壮。艾炷灸又分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类。直接灸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间接灸是用药物将艾炷与施灸部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常用的药物很多,如生姜、大蒜等。隔姜灸是将鲜姜切成直径2~3厘米大小,0.2~0.3厘米厚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置于应灸部位,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再易炷施灸。艾卷灸中常用的艾条灸是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距皮肤2~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5~7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