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常见肿瘤放疗简明手册》第269页(4112字)

卵巢恶性肿瘤在女性生殖器官肿瘤中较为常见,据统计占第三位。因癌瘤深居盆腔,早期无症状,又无特异性的诊断方法,在患者就诊时常已属后期,故疗效不佳,预后较差,五年生存率仅有30%左右。

13.5.1 组织分类

卵巢原发性肿瘤种类甚多,对其分类方法还有很多争论,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按组织发生分为四大类。

(1)来源于生发上皮肿瘤 如浆液性囊腺癌、粘液性囊腺癌、宫内膜样癌等。此类较多见。

(2)来源于性细胞的肿瘤 如恶性畸胎瘤、无性细胞瘤、绒毛膜上皮癌、内胚窦瘤等。

(3)发生于特异性性腺间质的肿瘤 如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睾丸母细胞瘤等。

(4)发生于非特异性性腺间质的肿瘤 如肉瘤等,此类较少见。

13.5.2 扩散和转移

(1)直接蔓延或种植 癌穿破包膜直接侵犯或种植于邻近器官及盆腔内。

(2)淋巴道转移 可转移至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甚至锁骨上淋巴结。

(3)血行转移 可转移至肺、肝、脑等。

13.5.3 临床症状

早期无异常表现,肿块较大或期别较晚的可有以下症状:

(1)腹胀及腹块 病人感腹胀,自己触及腹块,诉说腹围增大。

(2)压迫症状 腹块大或腹水多时病人感下坠,大小便困难或频数。

(3)内分泌异常 如性早熟,绝经后再出血,或不规则阴道出血等。

(4)腹痛 有合并感染、破裂或转移时可有剧烈腹痛。

(5)晚期病例转移症状 如肺转移有胸痛、咳嗽等。

13.5.4 诊断

(1)根据上述症状。

(2)妇科检查 可触及盆腔或腹腔肿块。恶性者一般为实质性,外形常不规则,晚期者不甚活动,常合并有腹水。

(3)B型超声波检查 可了解肿块大小,性质和周围脏器的关系,并可区别腹水和肿块等。

(4)腹部X线平片 可见卵巢肿瘤软组织阴影和某些肿瘤的特殊表现,如畸胎瘤的骨骼等。

(5)腹腔穿刺抽腹水查癌细胞。

(6)内分泌检查 如查HCG、雌激素水平等,可以诊断和内分泌有关的肿瘤。

(7)CT检查 了解肿块大小、位置和周围脏器的关系。

13.5.5 卵巢肿瘤的临床分期

按国际妇产科联合会提出的分期标准可分为四期:

Ⅰ期:肿瘤限于一侧卵巢或双侧卵巢

a期:肿瘤限于一侧卵巢无腹水

b期:肿瘤限于两侧卵巢无腹水

期:肿瘤限于一侧或双侧卵巢有腹水

Ⅱ期:肿瘤位于一侧或双侧卵巢并有盆腔转移

a期:转移到子宫或输卵管

b期:侵犯其它盆腔组织

Ⅲ期:肿瘤位于一侧或双侧卵巢并有腹腔以内的转移(如大网膜、肠系膜等)

Ⅳ期:肿瘤位于一侧或双侧卵巢并有腹腔以外的远处转移

以上分期以第一次手术所见的为准。

13.5.6 治疗

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合并化疗或放疗。

(1)手术治疗 明确诊断后应尽早手术,即使已属晚期患者,只要一般情况许可亦应尽快行剖腹探查术,力争彻底切除肿瘤及转移灶,包括全子宫及附件、大网膜、阑尾等。

(2)放疗 放疗是卵巢癌的主要辅助治疗手段之一。通过对局部肿瘤照射,达到消灭和控制肿瘤的作用,对有些高度敏感的肿瘤,如无性细胞瘤、颗粒细胞瘤可以单行放疗。一般只能配合手术行术前、术后和姑息性放疗。术前放疗可使肿瘤缩小,减少粘连和术中出血,提高切除率。术前放疗多用于肿块较大、固定、手术难以切除者,可以在2周内给予DT2000cGy,休息两周,而后手术切除。实际上术前诊断不易,所以术前放疗进行的亦少。

临床上主要采取术后放疗,一般术后1~2周开始,消除残留或亚临床病灶。对晚期和复发病灶的放疗,可达到姑息治疗的目的。锁骨上、腋下、腹股沟等处转移灶,也可采用局部放疗,在4~6周内给DT4000~6000cGy。

全腹照射:卵巢癌常有盆、腹腔内广泛种植,照射应包括全盆、腹腔,上至横膈,下至盆底,可用大野照射(图13-5)或2~4个小野,前后对穿,5~6周内给DT2000~3000cGy。该方法照射病人反应较大,伴有恶心、呕吐、腹泻、血象下降等表现,甚至因放射反应重而被迫中断治疗。肾脏受量应不超过1700cGy,肝脏不超过2500~3000cGy。超过上述剂量,应予以遮挡。

图13-5 卵巢癌全腹照射

全腹移动条形野照射:此方法可减少副反应,提高照射量,增加生物效应。方法是将原前后野分割成多个2.5cm宽的连续条形野,右肝区前后各用一个半价层(1HVL)铅遮挡,而两肾后野用两个半价层(2HVL)铅遮挡,前后对穿照射。照射从最下一个条形野开始,逐渐上移,每日照射一条,前后轮照,每两日各向上移动一条,当各达到4个条形野时,即10cm,每日向上移1条,其下舍弃一条,直至达最上4条野,而后每日舍弃一条,至最后一条(图13-6)。

图13-6 卵巢全腹移动条照射

腹部移动条野照射时,在校正深度量和半影效应后,在12天内,接受8次照射,4次半影照射后,肿瘤剂量可达到2600~2800cGy,总疗程需50~60天。此方法有每次照射面积小,总剂量完成快,边缘效应小、副反应小、肿瘤生物效应高等特点。

该方法主要副反应有恶心、腹泻,开始两周,白细胞和血小板明显下降,以后缓慢上升,至治疗结束可恢复正常。

盆腔照射:一般上界为脐孔,下界为盆底。肿瘤剂量DT4000~5000cGy,每日200~250cGy,6~8周内完成,前后对穿照射,照射野可采用长方形野17×20cm。具体照射野大小可根据病人体形而异。若姑息照射盆腔较大肿块时,当肿瘤剂量达DT3000~4000cGy,肿瘤体积明显缩小时,为减少放射损伤和增加疗效,可缩野,针对肿块追加剂量,总肿瘤量DT可达5500~6000cGy。

全腹加全盆照射:因为卵巢癌患者有盆、腹腔内广泛种植的可能,特别是Ⅱ、Ⅲ期患者在术后应追加全腹加全盆照射。全腹应用移动条形野给肿瘸量DT2000~2500cGy后,盆腔再给2000~2500cGy。若盆腔肿瘤较大,并出现明显的压迫症状,可先考虑盆腔照射,待症状缓解后再行全腹移动条形野照射。

(3)综合治疗:即手术前后加用化疗,可以提高疗效。常用的有效药物有噻哌、环磷酰胺、阿霉素、顺铂、六甲嘧胺等。目前趋向联合应用。

13.5.7 预后

卵巢癌的疗效因病变范围、病理类型、癌细胞分化程度及治疗方法等有很大差异,期别早、分化好者疗效较好,反之则差。根据专家的治疗经验,把肿瘤对放射线的敏感程度分为四大类:(1)放射敏感的肿瘤如无性细胞瘤,五年生存率为80%~90%;(2)中度敏感的肿瘤如颗粒细胞瘤,五年生存率为80%左右;(3)低度敏感的肿瘤如上皮细胞瘸、配合手术五年生存率30%左右;(4)不敏感的肿瘤如肉瘤、内胚窦瘤;此类肿瘤疗效很差,尽管用手术及化疗、放疗等综合疗法,但90%以上于5个月内死亡。

对Ⅱ期以上的肿瘤,手术后辅以放疗可以提高五年生存率,一般统计卵巢癌的五年生存率在30%左右,Ⅰ期可达70%~80%,Ⅳ期病例则极少能有五年生存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