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拔牙问题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口腔卫生保健手册》第125页(1666字)
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许多牙病可通过各种保存疗法而治愈,当疾病发展到严重程度或威胁全身健康时,拔除患牙是必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有效治疗手段。
一、哪些情况下需要拔牙呢?
总的来说,对于不能保存治疗的患牙应当拔除。例如,因龋齿牙冠破坏过大或已成残根,不能经治疗修复牙冠缺损者;牙周疾病晚期反复感染,牙齿明显松动治疗无效者;根尖病变广泛无法治疗者;影响咀嚼功能或美观的多生牙、错位牙;引起或可能引起各种病变的阻生牙;以及引起口腔颌面部炎症的病源牙和对于某些疾病(风湿病、肾炎、虹膜睫状体炎、视神经炎等)的可疑病灶牙。此外某些因外伤牙根折断的牙齿以及影响镶牙设计的牙齿,矫正错位畸形,颌骨外伤骨折及肿瘤放射治疗等因治疗需要的一些牙齿亦应拔除。
儿童时期因龋蚀或乳牙滞留等原因而拔除个别乳牙和年轻恒牙有时是必要的,但因乳牙的早失及年轻恒牙的缺失对恒牙列的建立有一定影响,故应持慎重态度。
二、哪些情况的患者不适宜拔牙或暂缓拔牙呢?
在拔牙过程中或拔牙后常会发生血压、心率、体温及精神、心理上的全身改变,术中、术手也可能出现暂时性菌血症等现象,因此对患有某些全身各系统疾病的患者来说是不适合拔牙的,或在采取一定预防和治疗措施后再进行拔牙。
心脏病患者,只要心功能较好,一般来说是可以安全拔牙的,对病情较重者应在内科医生协助下采取适当措施并在心电图监护下拔牙。对近期频繁发生心绞痛,心功能衰竭及6个月内发生过心肌梗塞的患者应绝对禁止拔牙。
高血压患者在血压得到控制无其他并发症者一般是可以安全拔牙的,但由于拔牙时精神紧张,疼痛刺激导致血压过高有可能发生脑血管意外,因此对自觉症状明显,心肾功能障碍,眼底出血等患者应禁忌拔牙或暂缓拔牙。
血液病患者如血友病、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情较重者应禁忌拔牙,对轻型或慢性白血病患者在采取一定治疗和预防措施后一般可以拔牙。
此外对患有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患者亦应采取一定治疗措施后再行拔牙。
三、拔牙后会有什么反应和注意些什么?
拔牙手术后一般会有些轻微疼痛,如果拔牙时较复杂,如切开、掏牙根、阻生智齿的拔除等术后1~3天内可有明显疼痛和肿胀,可适当服用止痛消炎药,如长时间肿痛不能缓解应及时请医生检查。
拔牙后有时会发生张口困难。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拔除下颌智齿后,主要是由于反应性肌肉痉挛所致,一般在一周内可好转,如未能缓解并伴有发烧时应注意感染的可能性。
拔牙后的1~2天内伤口可会有少量的血液渗出,与唾液混合为粉红色,这是正常现象,如有拔牙后出血不止或拔牙创口有过高的血凝块应及时请医生检查处理。拔牙后出血除手术创伤、全身出血性疾病造成外,尚可由于拔牙后患者过分漱口,吮吸拔牙创口过热饮食、剧烈的活动等引起,因此拔牙后应避免上述可能导致拔牙后出血的原因。
此外,拔牙后咬在拔牙创上的纱卷可帮助止血,半小时左右应吐出。如咬的时间过长会由于纱卷变腐臭造成伤口感染。患者如发现拔牙后数日拔牙窝表面有白色或灰白色的膜覆盖,这是正常现象。拔牙窝经过2~3个月后,牙槽嵴吸收改建才能达到完全最后愈合,此时就可以做义齿修复了。如有过高骨尖骨嵴存在,修复前还应做牙槽嵴修整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