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长尾小鹦鹉幼雏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禽病手册》第264页(1611字)
澳洲长尾小鹦鹉幼雏病是由乳多空病毒科(Papovaviridae)的多型瘤病毒(Polyomavirus)引起长尾小鹦鹉幼雏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临床上以30日龄以内的幼雏鹦鹉羽毛发育障碍,腹泻;病理变化以心肌肿大,心包积液,肝脏肿大、坏死为特征。本病首先报道于加拿大和美国。
一、诊检要点
(一)临床表现
1.本病主要侵害15日龄以下的长尾小鹦鹉。
2.病鸟表现腹泻,脱水,腹部肿大,皮肤发红;嗉囊常饱满,内充满食物。粪便稀薄,常呈淡绿色并略带白色,病鸟常在出现腹泻后1~5天死亡。
3.较明显的临床特征还包括羽毛发育障碍。15日龄以内的发病鹦鹉背部与腹部缺乏绒毛,颈部缺乏纤毛,15日龄以上的鹦鹉尾羽生长受阻,25日龄以上耐过本病的鹦鹉羽毛又开始发育,但个体瘦小,羽毛始终发育不全,失去观赏价值和经济意义。
4.通常情况下因本病造成的死亡率在25%~100%不等,但若有因继发细菌感染,可引起100%死亡。
(二)病理剖检
因并发病的存在而表现极不一致,比较一致的表现包括:
1.肝脏肿大,肝表面散布大小不等的黄白色或灰白色坏死灶,呈大理石样外观。
2.心包积水,心脏肿大,表面有白色针尖大坏死灶或粟粒大出血斑。
3.肾肿大,淤血,表面有散在的针尖大小坏死灶,病程稍长者还能看到尿酸盐沉积。
4.腹腔积水,液体呈淡黄色、黄棕色,有的呈胶胨样;肺水肿,淤血或出血。
(三)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侵害长尾小鹦鹉,但其他种的鹦鹉也能感染,15日龄以下的幼雏最易感。在2~4周龄长尾小鹦鹉和4~12周龄大鹦鹉中,病毒感染能造成急性死亡,死亡率由25%~100%不等。4周龄以上的长尾小鹦鹉一般无临床症状,但可能是带毒者。本病可水平传播,病毒可随羽毛皮屑和粪便排出,经气雾造成水平传播;饲养地的相对集中、人员来往过密,笼具相互串用等都是水平传播的重要途径。本病也可经蛋垂直传播,从患病场带出来的鹦鹉胚,用健康母鹦鹉哺育,结果最终发病;Bemier等也从1日龄鹦鹉中分离到BFDV,证明本病可经卵传播。
本病除在加拿大、美国发现以外,日本、澳大利亚、德国以及中国都有本病发生的报道。
(四)实验室检查
病毒分离:按Bozeman和Dykstra的方法进行病毒分离。病料可自濒死或刚死亡的鹦鹉采集肝、肾、脾、肺和心脏,以含抗生素的细胞培养液制成10%悬液,接种于10~16日龄鹦鹉胚成纤维细胞(BEF),每隔4~5天传代一次,数代后大多数分离物可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上增殖。
二、防治
迄今为止尚无有效治疗方法。降低鸟的饲养密度,加强饲养管理,增强营养和体质,搞好清洁卫生和消毒,严格检疫制度,防止引入病原。应用抗生素,可预防复发和并发大肠杆菌或葡萄球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