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肉饲养技术手册》第155页(1003字)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其特征是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为我国二类动物疫病。

羊布鲁氏菌为耳他布鲁氏菌(Brucella melitensis),革兰氏阴性、不形成芽胞小杆菌。在自然条件下,该菌生长活力比较强,在日光直射、消毒药的作用下和干燥条件下,抵抗力较弱。消毒药可用0.1%升汞、1%来苏尔、2%福尔马林、5%生石灰乳。

本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传染源是病羊,妊娠母羊、流产的胎儿、胎衣、羊水和阴道分泌物及乳汁中含有大量病源菌,患该病公羊的睾丸中也存有病菌。

该病主要传播途径是消化道,即通过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而感染。经皮肤感染也较常见。自然交配也可相互传染。

症状及病变:一般无明显症状,妊娠母羊首先发现的是流产。流产前,食欲减退,喜卧,口渴,阴道流出黄色液体。流产常发生在妊娠后的3~4个月。其他可能出现的症状有流产、早产、产死胎、乳房炎、关节炎、跛行、睾丸炎和附睾炎。山羊有的发生流产2~3次,山羊群流产可达40%~90%。

病变主要多发生在生殖器官,绒毛膜下组织胶样浸润、充血、出血、水肿和糜烂,胎儿胃特别是第四胃中有淡黄色或白色粘液絮状物,肠胃和膀胱的浆膜下可见有点状或线状出血。

该病可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变态反应、补体结合实验等)相互配合,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预防:

1.最好的方法是自繁自养。如需引羊的必须严格检疫。

2.定期进行本病血清学检查,对阳性羊只捕杀淘汰。

3.对疫区定期进行预防接种。

治疗:一般对病羊淘汰,不做治疗。对价值昂贵的种羊,可在隔离条件下治疗,用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阴道和子宫,必要时用磺胺和抗生素治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