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杂草综合治理现状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农田杂草防除手册》第313页(808字)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为我国农田杂草综合治理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国家科委从“七五”开始立项,由农业部和中国科学院组织、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牵头,在我国启动了”农田杂草综合治理技术”科技攻关。“七五”期间,摸清了全国主要农业区稻、麦、棉、豆4种作物的8种重要杂草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消长规律,研究了耕作、轮作与化学除草相结合的农田杂草综合治理技术,奠定了我国杂草科学研究的基础。“八五”期间,针对稻、麦、玉米、棉花和大豆五大作物,调查了几种主要农田杂草种群动态、群落演替趋势和危害,开展了包括生态调控在内的,以开拓一次性化学除草为主体的综合防治技术探索,把我国农田杂草综合治理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

“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针对我国农业生产中栽培方式的变化、化学除草剂的广泛应用、农田杂草种群和群落发生变化的特点,以六大作物轮作区为基础,以控制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五大作物农田草害为目标,采取化学除草与生态调控和传统措施相结合的战略,突出周年治理,在不同生态区应用种群生态学原理,采取大田调查、定点定位观测,调查土壤中杂草种子库容量、研究杂草种群动态及危害、杂草群落演替成因和规律;以安全(当茬和后作)、高效、经济为原则,以生态区主要杂草群落和优势杂草种群为对象,室内生测和田间试验、示范相结合,研究开发新除草剂品种和配套应用技术;研究包括合理密植、秸秆覆盖、优化水肥等生态调控措施对改善作物栽培管理条件,改变作物和杂草生长环境的作用,使之有利于作物增强竞争性,有利于发挥自然控草效果,降低除草剂用量。重点研究、建立分别适用于不同轮作生态区的以生态调控与一次性化学除草相结合的周年农田杂草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实现控制草害,保障作物高产,为我国耕作制度变革、推进农村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和持续农业的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