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杂草生物防治的过去和现在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农田杂草防除手册》第325页(1335字)

据Julien1987年编着的《杂草生物防除的作用物及其目标杂草的世界目录》中记载,至1985年止,世界各国用外来无脊椎动物和真菌控制杂草的项目有727项,利用外来脊椎动物的项目有67项,利用本地生物的项目有57项。人类有意识地引进天敌防除杂草第一个最早的例证是1795年印度从巴西将胭脂虫(Dactylopius ceylonicus)引入到印度北部防治仙人掌(Opuntia vulgaris),1836-1838年引入印度南部,1865年后由印度引入斯里兰卡,然后到智利,控制仙人掌均获成功。澳大利亚1925年从阿根廷引进仙人掌穿孔螟蛾(Cactoblatis cactorum),到1934年90%仙人掌被该螟蛾幼虫取食,同时根腐细菌从幼虫蛀孔进入,最终在2400万公顷的土地上,消灭了两种仙人掌。

1.以菌灭草 鲁保1号(Colletotrichum gloeos)是从感病的菟丝子植株上分离培养出来的真菌分生孢子,其在适宜的温度下吸水萌发,长出侵染丝,穿透菟丝子表皮组织进入内部并分泌毒汁,使菟丝子感病而死。当大豆菟丝子缠绕大豆时以每毫升菌液含孢子2000万~3000万个,在晴天早晚或阴天、小雨天喷雾,可以有效地防除菟丝子。镰刀菌(Fusarium orobanchexs)是新疆哈密动植物检疫站从自然罹病的埃及列当上分离获得的一种寄生真菌,将其制成生防菌F798,采用割茎涂液的方法防治埃及列当,可收到95%以上的效果。

2.以虫灭草 中国农业科学院在防治豚草和水葫芦方面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湖北五三农垦科研所在当地发现取食香附子的尖翅小卷蛾(Bactra phaeopis),初孵幼虫沿香附子叶背行至心叶,吐丝并蛀入嫩心,使心叶失绿萎蔫枯死,继而蛀入鳞茎,咬断输导组织,致使整株死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三十团农场研究当地蛀害扁秆藨草的尖翅小卷蛾(Bactra bactrana),喜食扁秆藨草的幼嫩心叶和花苞尔后钻入茎内蛀食,也可蛀入球茎内,自然侵蛀率很高。黑江建三江农场发现专食鸭趾草的盾负泥虫(Lemascufelaris kraatz)和专食蓼科杂草的褐地甲(Galeracella grisesc);吉林四平农垦科研所研究取食眼子菜叶片的斑水螟(Nympnula mttzznpfulis);江苏农学院植保系对嗜食黄花蒿的尖翅筒喙象(Linns acutipennis)进行了观察。目前国内外有关昆虫灭草的例子很多,为生物灭草提供了很多很好的经验。

3.利用动物灭草 我国南方稻田有养鸭灭草的习惯,水稻移栽1周后,赶鸭群入田,可吃掉部分草芽。80年代以来,浙江、江苏、湖北、四川、安徽等省开展养除草,效果显着。鱼类中以草鱼食草量最大,稻田每平方米放养5厘米长的草鱼2尾,可有效地抑制稻田多种杂草。稻田混养草鱼、鲤鱼、鲢鱼,对稻田中的15科22种杂草都有控制作用。在棉田中待棉株生长较高时,可放鹅、鸭进田食禾本科杂草,烟草田放鹅、鸭可取食向日葵列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