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对环境与生态的影响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农药使用技术手册》第43页(1223字)

地球表面有生物的范围称作生物圈。环境狭义可理解为农田生态环境,广义而言则包括地球生物圈中大气、水体、土壤等整个自然环境以及其中生存的一切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命形式。环境中生物的与非生物的各种因子组成一个生态系统。生态环境是一种自然体系,具有自身调节、自身净化的功能。例如,燃烧与生物体呼吸消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又消耗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形成平衡。食草动物消耗了植物,而食草动物的粪、尿、尸体又会经过微生物的作用变为植物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害虫种群密度提高,会加快其捕食性天敌的繁衍,但天敌太多,食料不够,天敌数量又会下降,害虫和天敌的种群相互制约,形成平衡。

农药多为人工合成的化工产品,属于非天然物质,属于环境中的“外来物质”。把农药投放到环境中去,有时会产生一些严重的干扰作用。

农药施用后,相当多的一部分散落到大气、水体、土壤中。大气中的农药,最终也会落到水体、土壤中。有的药剂经过一段时间的降解,转变为环境中原本就有的天然物质,如简单的一些无机化合物,这些降解产物就会完全融入大自然中去。这样的药剂对环境可以说无毒无害,或者说环境相容性好。而有的药剂有效成分及其有毒代谢物会较长时间滞留在环境中而不消解掉,这就造成环境污染。

自然界中存在着“大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食物链”。农药作为有毒物质一旦在自然界中滞留,就可能不断移动和扩散,就可能进入到非靶标生物体内,再通过食物链逐级传递,高一级比低一级生物体内该种农药的积存量大,处于食物链越靠后的位置,危险性就越大,而人类则处于食物链的顶端。

全世界包括我国曾大量使用滴滴涕杀虫剂,这是一种脂溶性很强的稳定化合物,最后滴滴涕对环境污染,到处都能找到。水中的滴滴涕首先进入浮游生物体内,再通过食物链进入鱼、鸟、兽体内,并逐级富集。地球两极地区从未用过滴滴涕、但南极洲的企鹅、北冰洋的海豹体内全能检出滴滴涕。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曾在一些地区组织抽查哺乳妇女乳汁中与尸检人体脂肪组织中六六六含量,发现无论农村还是城市,情况都相当严重。滴滴涕、六六六早已在全世界范围内禁用。

因此,我们施用农药,应该选择与环境相容性好,至少是对环境不良影响小的品种,还要选择好剂型、使用方法、使用技术,提高对靶标的命中率。新的世纪将是环境保护倍受重视的时代。农药品种与农药技术的发展,环境相容性将是首要考虑之一。受保护的环境是人类与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条件,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农药在历史上因为污染环境及其毒性、残留等副作用,名声不太好,未来的农药在环境相容性这一点上必将有一个崭新的面貌。

上一篇:抗药性 下一篇:农药使用技术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