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调节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葡萄早熟栽培技术手册》第117页(1496字)

(1)保护地内的温度管理 扣棚后浇一次大水,然后实行1周的低温管理,即白天的草苫全部放下,关闭通风口,放下草苫。为了增大降温幅度可以晚上揭开草苫,并进行通风,但应避免葡萄受冻害。并且进行石灰氮处理。低温管理过后进行地膜覆盖,覆盖地膜有利于地温的提高,棚室内地温高,气温低,根系先于枝条萌动,有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及对枝条的供应,以促进植株萌发。

①萌芽前的温度管理。低温处理后开始逐渐升温,最初白天和晚上温度都控制在18℃以下,一周后控制在25℃以下,升温20天后,白天棚室内的温度控制在25~28℃,夜间保持在15~18℃,经过40天左右,葡萄开始萌芽。这段时期要缓慢升温,避免骤然将温度升高。

②萌芽到开花期。葡萄开始萌芽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夜间15~18℃。开花期夜间最低温度控制在15℃以上,白天最高温度不超过28℃。

③落花后到浆果着色期。为了提高坐果率和促进幼果膨大,白天温度控制在28~30℃,夜间保持在18℃左右。这段时间应注意通风透光,当温度超过30℃以后,应注意通风降温。

④浆果着色期到成熟期。浆果着色期,一般夜间控制在15℃左右,不要超过20℃,白天温度控制在25~32℃,有利浆果着色和提高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此期,外界温度已开始大幅度回升,大棚可以撤掉侧膜,只保留顶膜,温室则可以昼夜打开通风口进行通风。

(2)保护地温度管理注意事项

①升温速度。开始升温到萌芽这段时间,温度宜缓慢上升。这段时期升温的幅度控制在10℃以内,以免造成根系活动不足,输导养分能力低,地上部枝条芽子萌出又萎缩枯死。

②极限温度。落花后至果实采收期,严格控制各生理期的极限温度。一是由于果实的幼胚对高温、低温都很敏感,过高过低都会损伤幼胚组织,引起果实生长缓慢或停止发育,严重时引起生理落果;二是由于在设施条件下,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在25℃左右,达到30℃以上,光合效能下降很快,到34℃时,光合作用向消耗型转化。所以在增温和降温过程中,严格掌握温度的变化。

③保温增温。在阴雨天气,只要不下雨,就应坚持掀草苫,增加光照,促进升温。其次当遇到寒流或连续阴天时,可在棚室内以333米2为单位安放火炉进行加温。火炉的烟筒要长,并且排气口要安放在温室外面,一是可以使棚内受热均匀,另外可避免因燃烧不充分,产生的有害气体对葡萄的伤害。寒流入侵前进行灌水可提高地温。

采用薄膜多层覆盖。塑料大棚和温室在正常情况下,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为了增加保温性能,促使果实早成熟上市,在棚内距塑料薄膜15~30厘米处,架设铁丝,再覆盖上一层塑料薄膜,形成双层覆盖,可增加温度2~4℃,也可在地面增加一层小拱棚。白天将薄膜推向温室或大棚的一侧,尽量增加光照。另外,增加保温层厚度,填加纸被或采用双层草苫覆盖、地面覆盖地膜等措施均可增强保温效果。

④降温。降温主要是用设置好的通风口进行通风降温。为了加大降温和通风力度可在两块棚膜的结合部,扒缝放风或者利用喷雾器喷水降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