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现代中药临床手册》第66页(1825字)

【药物出处】:《名医别录》

本品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花蕾;又名二花、双花、银花;主要含有木樨草素、肌醇、挥发油、异绿原酸、绿原酸混合物等成分;甘、寒,入肺、胃、心经;属寒凉类药。

〔功效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适用于外感风热、咽喉肿痛、腮肿、热毒疮痈、发斑发疹、热毒下痢、皮肤湿疹、疥癞、热淋等病证。

〔本草撷英〕 别录:主治寒热身肿,久服轻身,长年益寿。

甄权:治腹胀满,能止气下澼。

藏器:热毒血痢,浓煎服。

时珍:治飞尺,遁尸,风尸,沉尸,尸痉,鬼击,一切风湿气,及诸肿毒,痈疽,疥癣,杨梅诸恶疮,散热解毒。

备要:甘寒入肺。散热解毒,补湿疗风,养血止渴。花叶同功,花香尤佳。

〔名医心得〕 李祖培:腹泻 临证凡见泻下,毋分久暂,加用银花,每获良效。临床体会,本品有收敛止泻之功,于辨证方药中加入,有画点睛之妙。对泄泻挟有浓血,且感下坠者,可配大黄炭10克、黄连6~10克;便溏而腹痛甚者,另伍槟榔10克、内金10克;久泻不止有脾虚之象者,可用健脾之四君子汤。如此治疗久泄,屡起沉疴。其用量为15~30克。[1]

汤年光:胃家实 正气已虚、邪留不解,既不能补,又不能表,更不耐攻之虚实夹杂的胃肠实证。对此,唯有轻清宣泄,才能邪去病除。银花(伍麦芽)轻清消导,不伤正气,符合“轻可去实”之列。用于治疗食滞、泄泻、痢疾、便秘等证,多能收到邪除而不伤正气之效。[2]

〔药理应用〕 1.抗微生物作用:金银花具有广谱抗菌作用。体外实验证明,本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百日咳杆菌、肺炎双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及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霍乱弧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绿浓杆菌、脑膜炎双球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孤儿病毒、疱疹病毒等均有抑制作用,且能抑制和延缓其致细胞病变的作用;对铁锈色小芽胞癣菌、星形奴卡氏菌、堇色毛癣菌、革兰氏黄癣菌、红色表皮癣菌等皮肤真菌亦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体内实验亦证明本品有抗感染作用。临床尝用于各种感染性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大叶性肺炎、肺浓肿、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急性乳腺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结膜炎、急性阑尾炎、阑尾脓肿、急性淋巴结炎、疮痈疖肿、急性腹泻,以及传染性肝炎、钩端螺旋体病、荨麻疹等。

2.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促进淋巴细胞的转化、促进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炎性细胞的吞噬功能。临床用于一些沉症,近来有用于艾滋病者。

3.解热、抗炎作用:对实验性动物的发热模型有明显的退热作用;对炎症早期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和渗出性水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临床常用于感染性疾病之发烧及某些炎症的治疗。

4.其他作用:实验表明,本品能与胆固醇结合、减少胆固醇的吸收,从而起到良好的降胆固醇的作用;并具有保肝、抗癌、兴奋子宫及催经抗早孕作用。临床常用于高脂血症、冠心病、乙型肝炎等病。

此外,本品提取物尚有一定的溶血作用,其针剂可致过敏反应,口服则未见毒性反应。

〔剂量用法〕 12~30克,煎服;外用适量。

〔按语〕 本品性味甘寒,功擅清热解毒,故为疡疮之圣药。因其开花较早,禀春天少阳之气,且质轻芳香,故又有宣散风热,透达郁热之效。暑天可代茶饮,既能消暑止渴,又能防止食物中毒引起的胃痛、腹泻等症。

【参考文献】:

[1]夏洪生.北方医话.北京科技出版社,1988;5:786

[2]刘尚义.南方医话.北京科技出版社,1991;12:82

上一篇:败酱草 下一篇:现代中药临床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