虻虫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现代中药临床手册》第305页(1155字)
【药物出处】:《神农本草经》
为昆虫类虻科复带虻的雌虫体。苦,微寒;有小毒。归肝经。
〔功效主治〕 破血逐瘀。适用于血滞经闭、癥瘕积聚,以及跌打损伤等证。对月经不通,瘀结成块,常配水蛭、虫、桃仁等同用;对跌打损伤,瘀滞疼痛之证,可与大黄、水蛭、乳香、没药等配伍。
〔本草撷英〕 本经:主逐瘀血,破下血积、坚痞、癥瘕、寒热,通利血脉及九窍。
别录:主女子月水不通,积聚,除贼血在胸腹五脏者,及喉痹结塞。
日华子本草:破癥结,消积脓,堕胎。
〔名医心得〕 章次公:(1)妇科 本品多用于妇科,月事后期由瘀滞所致者。属于内分泌患者之月事后期,植物药本无大效。仲景多用动物,虫类,故以虻虫配鳖甲、蚕沙、五灵脂等图之,经闭者亦然。(2)瘀血肿痛 凡瘀血留阻于经络之疼痛、肿块坚硬,地鳖虫、蜣螂虫、虻虫、蜘蛛为必用之品。[1]
〔药理与应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研究表明,其水煎剂能明显扩张离体家兔耳血管而加强血管流量;对脑垂体后叶素所致家兔急性心肌缺血有防护作用;可显着增强离体蛙心的收缩幅度。临床尝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等。
2.对血液系统的影响:其水煎醇提取物有较强的纤溶作用,并能显着延长大鼠的出血时间,对ADP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有显着的抑制作用。临床常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栓性静脉炎、外伤性癫癎等。
3.其他作用:本品对组织缺血缺氧尚有保护作用,增强肠蠕动及抗肿瘤等作用。临床尝用于肝炎、肝硬化、血管性头痛、精神病、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子宫内膜异位症,小儿急性肾炎、肿瘤等。
〔剂量用法〕 1~3克,煎服;0.3~0.6克,焙干研末吞服。外用适量。
〔按语〕 本品苦、微寒,归肝经,擅逐血,性峻猛,古人常用,今人鲜用。对于疑难病症,常药乏效证属瘀血者方用本品。临床体会,只要辨证准确,把握剂量,疗效非寻常药可比拟。因此,不可因其峻猛“废食”,弃良药而不用。惟本品为嗜血之物,易伤气血,故于年老体弱、气血不足者不宜应用;孕妇则应禁用。
【参考文献】:
[1]杨仓良.毒药本草.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12: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