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神经内科手册

针灸疗法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医古籍出版社《神经内科手册》第721页(13318字)

针灸疗法,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经络腧穴为根据,辨证配方取穴,以毫针等多种针具、艾炷灸等多种灸法为手段,对多种疾病有着良好的疗效,在中医学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一、腧穴

(一)腧穴的意义:腧穴一般分布在一定的经脉循行的通路上,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通于体表的部位,也是针灸施术的刺激点。“腧”有输注和转输之意,“穴”有穴隙和聚集之意。腧穴一般泛指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的总称;背部俞穴以及“五输穴”中的俞穴,也称为“腧穴”。

腧穴是依靠经络与人体的各个脏腑、组织、器官相联系的,因此,当脏腑等内在组织的机能发生异常时,在与其有关的腧穴部位上发生病理的征象,如压痛或痛点等,这种由里达表的反应,不仅有助于诊断,而且有助于进行针灸治疗。腧穴的治疗作用不仅局限于某些病的反应点,更重要的是广泛地运用于临床各种疾病的治疗。

(二)腧穴的种类:腧穴分十四经腧穴、奇穴、阿是穴三类。

1.十四经腧穴:即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共十二经,再加任、督二脉统称为十四经。十四经所属腧穴,简称“经穴”,实践证明这些腧穴具有主治本经病证的共同作用。在十四经腧穴中还有“脏腑背俞、募穴、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等特定穴。

2.经外奇穴:此穴是指原有经穴之外的有效腧穴,因为它是在临床实践中逐渐被人发现的,后世医家未全部将其列入经络系统,因这些腧穴对某些疾病有特殊治疗作用,故称“经外奇穴”或称“奇穴”。

3.阿是穴:这一名称是在《千金方》上开始提出来的,它无定名、定位,是在病所或非病所出现的压痛敏感点,是十四经穴及经外奇穴的补充,没有一定数量。

(三)腧穴的定位和取法:腧穴有一定的位置,确定其位置必须按照一定的取穴方法。取穴准确与否直接影响治疗效果,要做到取穴准确,必须掌握定穴的标准——骨度分寸、体表自然标志和同身寸。具体取穴就采用骨度分寸取穴法、体表自然标志取穴法、同身寸取穴法,在取穴同时还要注意体位及附近穴位的距离。

1.腧穴定位

(1)骨度分寸:将人体各部分别规定为一定的分寸比例,即若干等分(见下表)。

常用骨度分寸简表

(2)体表自然标志:人体自然标志有两种:一种是不受活动影响,固定不移的如五官、爪甲等;另一种是在一定体位或做相应动作和姿势才能出现的肌肉凹陷,筋腱的暴露,皮肤的皱纹以及关节间隙等。

2.取穴法

(1)指测等分取穴法:根据骨度分寸,以手指测量划分的方法。如内关穴在腕横纹上2寸,根据肘横纹至腕横纹12寸,在腕横纹上1/6处即是该穴。此种取穴法头、身、四肢均可运用。

(2)自然标志取穴法:根据体表自然标志取穴。如两乳之间取膻中;两眉之间取印堂等。

(3)手指同身寸法:是以患者本身的手作为标准来取穴的方法。常用的有两种:一种是中指同身寸,以患者的中指中节内侧横纹头之间距离作为一寸,可以用于四肢部取穴的直寸和背部取穴的横寸;另一种是横指同身寸,以患者食、中、环、小四指并扰,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横量相当于三寸,此法又称为“一夫法”。

二、刺法

(一)针具

1.毫针:长短有5分、1寸、1.5寸、2寸、2.5寸、3寸、3.5寸、4寸、5寸、……等数种。

2.三棱针:三棱针是专用于刺络放血的针具,多以不锈钢制成,系由古代锋针衍进而来。长度约2~3寸,针柄为圆柱形,针身末端为三角形,针尖锋利。适用于热病、狂证、急性吐泻、喉痹及局部有瘀血的疾患。

3.皮肤针:皮肤针是一种浅刺皮肤的针具,系根据古代“毛刺法”衍变而成。皮肤针亦称梅花针、小儿针、七星针。是用5~7枚小针,嵌在一端如莲蓬状的针柄上。治疗范围很广,特别对于小儿、妇女,以及畏痛的患者更为适用。

4.揿针:揿针是浅刺留针的小型针具,系由古代“浮刺”衍进而来。多为不锈钢丝制成。构造式样有两种:一种为图钉形,使用时针尖垂直揿入所选定的穴位内,固定留针;另一种针体长1.5cm,针柄呈麦粒形,成“T”字形。专用于皮下横刺埋针。

(二)毫针刺法

1.练针与针具选择

(1)练针:练针是掌握针刺技术的基本功之一。由于毫针针身细软,没有一定的指力和熟练的针刺技巧就难以顺利地进行和随意施行补泻手法,所以,必须加强指力的锻炼。练习时可用细软纸张,叠成约5cm×8cm×2cm的长方形纸块,四周用线扎紧,练习时以左手持纸块,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持针柄,在纸块上作捻进、捻出的指力练习,先用短针,后用长针,先用粗针,后用细针,先做慢捻,后做快捻,练到一定程度时,可将纸块加厚,再耐心地反复练习,待练针的指力均匀,捻针有力,提、插、捻、转操作自如时,才能在人体上施针。

(2)针具选择:在施针前必需注意选择针具,针身要挺直、光滑、坚韧而富有弹性。凡针身有剥蚀、锈痕及弯曲的,均不能使用,以防断针。针尖要圆而不锐,过锐的针尖易卷曲成钩,使进出针和捻转时疼痛或皮下出血;针柄上的缠丝必须牢紧,否则捻转时不易着力。在针刺重要器官附近的穴位,如风府、哑门、睛明、球后等穴时,选择针具更为重要,以免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2.体位选择:在施针之前,根据取穴部位的不同,需要选择患者的适当体位,既要使患者体位舒适,又要便于医者的针刺操作,参照腧穴位置的特点,来选择患者体位(见下表)。

针灸体位表

3.定穴与消毒:定穴:针刺前按照“骨度分寸法”、“指寸法”和“自然标志法”进行取穴,以确定所需穴的位置。初学者选穴时可用左手拇指指甲在所选定的穴位上切一爪痕,作为定穴的标志,取穴熟练后即不必做爪切,但也应以左手寻摸有关骨骼或肌肉的突起及凹陷,参考“自然标志法”或“骨度分寸法”以及“指寸法”等进行定穴,务求取穴位置准确。如取“大肠俞”穴,应先寻摸两髂后上棘。取“阳陵泉”穴,应先触摸腓骨小头。取“承山”穴时,应先寻摸腓肠肌下缘。取“章门”和“京门”穴时,应先触摸第十一、十二肋骨游离端。取穴不认真,定穴不准确,会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消毒:①针具消毒:可采用高压蒸气消毒15分钟,但这种消毒方法对针具损耗太大,一般将针放置在75%酒精内浸泡30分钟后放入电子消毒柜30分钟即可使用,此种方法较简便。②针刺前医者必须先将手洗净,再用酒精棉球消毒手指,然后持针施术。③穴位皮肤可用75%酒精或新洁尔灭棉球进行消毒,如患者体表有泥垢或需刺血时,应先以碘酒消毒,再用75%酒精棉球脱碘。

4.进针法:进针是针刺操作的基本方法,进针手法不当,会造成患者穴位局部皮肤疼痛,致使患者惧针甚至晕针,因此进针要讲究手法,动作敏捷,应以最快的速度使针尖穿入表皮,进入皮下,尽量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1)进针方法:有两种:一为单手进针,一为双手进针。单手进针是医者以右手拇指、食指持针体与针尖之间,向下速刺,不加捻转,使针尖迅速刺入皮下,右手拇食指抬起,再捻转针柄,使针体进入到一定的深度,再施以相应的补泻手法。这种进针法的优点是,进针快而不痛,操作利索。但操作必须熟练,否则不但进针疼痛,而且易使针体弯曲。

双手进针是医者以右手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持针柄,左手辅助进针,一边按押,一边稍加捻转,使针尖迅速穿透皮肤,进入皮下。

(2)针刺的角度:根据针刺腧穴的解剖位置和治疗目的的不同,针刺的角度也不同。如翳风穴的针刺方向和角度的不同,可治疗不同种类的疾病,如针尖沿外耳道的方向刺入,多可治疗耳鸣、耳聋、耳源性眩晕等耳部疾患,针尖沿下颌角方向斜刺多治疗甲状腺、喉部疾患;秩边穴针尖向骶骨下角的方向斜刺,多治疗下焦泌尿系及肛门部的疾患,针尖直刺或向下肢的方向斜刺即可治疗骶髂关节痛和坐骨神经痛;一般胸背部的腧穴应斜刺,若直刺较深,就容易造成气胸;在针刺哑门和风府穴时针刺的方向更应注意,刺这两个穴位时针尖应朝向下颏,如果抬头直刺或针尖向上,就易刺入枕骨大孔之内,刺中延髓,会危及生命。所以,强调针刺角度的准确即可保证治疗效果,又可避免医疗事故,应予注意。临床常用的针刺角度有直刺、斜刺、横刺三种。①直刺:针体与皮肤表面呈90°角垂直刺入,此种方法适用于肌肉比较丰厚的腧穴。如四肢、腰部、腹部等穴。在施行提插、呼吸、徐疾、烧山火、透天凉等补泻手法时亦需直刺。②斜刺:针体与皮肤呈45°角倾斜刺入,此种方法适用骨隙中的穴位,如养老、列缺穴等,或穴下有重要脏器的腧穴。如胸背部的腧穴,面部的太阳、大迎、阳白等穴。在施行迎随补泻手法时需作斜刺。③横刺:又名沿皮刺,针体和皮肤呈15°~25°角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肤浅薄部位的腧穴。如头面部的神庭、百会、地仓穴等。需做两穴透刺时亦应横刺,如颊车透地仓,四白透迎香,太阳透下关等。

(3)针刺的深浅:针刺的深度,必须结合体质、年龄、病情、经脉循行部位、解剖部位以及季节等作全面考虑,以决定该腧穴应针刺的深度。《灵枢·官针》篇中说:“疾浅针深,内伤良肉,……病深针浅,病气不泄。”宜浅刺者针刺过深时,患者接受不了,可出现心悸、气短、全身疲乏无力等症状;宜深刺者针刺过浅亦达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如环跳穴应进针三至五寸,如仅刺入一寸许,就不会得气。因此,必须恰如其分的掌握进针深度,使针达到病所才能产生较好的效果。

(4)行针与得气:行针是针刺腧穴后,通过捻转提插使之得气的操作方法。得气是针刺部位已经得到经气的感应。针刺必须引起“得气”才能收到效果。

得气的标志有二:主要是针刺时施针者手下所得到的感觉,《标幽赋》中记载:“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又说:“气之至也,如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也就是说针刺得气时,施针者手下有沉紧或被什么东西吸引住的感觉。未得气时,针下空松如无物。其次,是受针者的针刺部位有酸、麻、重、胀等感觉。不得气的原因,如属取穴不准或针刺方向偏差,应重新调整针刺部位,或深浅角度,使之得气。如属久病体虚,经气不足而致得气迟缓的,可采用“指循法”即在针刺部位的上下,以手指循经轻叩数次,再施行捻转提插等手法,即可得气,或留针片刻可行捻针,亦可使经气来复,候得气至。如采取上述措施仍不得气,针下仍“如闲处幽堂之深邃”就要施行手法来催行经气,称为“催气术”。有:①弹法:操作时用手指轻弹针尾,使针体微微震动,以加强得气的感应。适用于针刺得气迟缓的患者。②刮法:左手拇指扶住针体下端,右手拇指抵压针柄顶端,用右手食指或中指指甲由下向上刮动针柄,可以加强针感的扩散。③摇法:直刺的针体摇动针柄时可以加强针感,斜刺的针体摇动其针柄时,可使针感向一定的方向传导。④飞法:操作时以捻转为主,连续捻三次,然后拇食指立即张开,如飞鸟展翼之状反复数次,可以使针感增强。⑤颤法:右手持针柄,作小幅度较快速的提插,状如震颤,可以增强针感。

(5)补泻手法:补泻手法是针刺的重要组成部分,凡经施行一定的手法后,使机体低下的机能恢复到正常生理状态的方法,叫做补法;捻转较轻,角度较小为补法。凡经施行一定的手法后,使机体亢进的机能恢复到正常生理状态的方法,叫做泻法。补泻手法具有调节人体偏虚偏实的作用。

现在临床上常用的几种补泻手法如下:

①捻转补泻:以捻转角度的大小和手法的轻重来分补泻。在行针时,捻转较重、角度较大为补法。还有一种说法,向左捻转时角度较大,用力较重为补;向右捻转时角度较大,用力较重为泻法。

②提插补泻:进针得气后,将针上下提插,先浅后深,反复重插轻提为补;反之,先深后浅,反复轻插重提为泻。

③疾徐补泻:进针时慢慢地刺入,略于捻转,出针时将针退至皮下一二分时较快出针为补。目的在于扶助正气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起到补虚的作用;进针时迅速刺入,多加转动,出针时较缓慢地退出为泻。目的在于祛除病邪使其由深至浅,由里达表而散邪。

④迎随补泻:进针时针尖迎着经脉来的方向斜刺,并且逆着经脉依次取穴为泻法;进针时针尖沿着经脉去的方向斜刺,并且顺着经脉依次取穴为补法。

⑤呼吸补泻: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泻。顺气为补。吸气时气入胸部,此时进针,则针与气逆,呼气时气出于胸,则腹壁虚而下陷,此时出针,则气随针出,损其有余。令病邪随针外散故为泻法。呼气时进针,气出时腹空气虚,此时进针,补正扶虚,吸气时出针,腹满气足,针随气行,可使真气留存不泻故为补法。

⑥开合补泻:出针较快,针退出体表时立即以手按揉针孔,勿使气泄为补;出针较慢,渐出针渐摇针柄,使之开大针孔,针退出体表时不按针孔,任气外泄为泻。本法常与徐疾、提插等补泻同用,构成了复式补泻手法,如烧山火、透天凉的手法组成即有开合补泻法。

⑦九六补泻:以提插或捻转的次数来分补泻的。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凡行补法时须从九数,提插或捻转九次,或二九一十八次,或三九二十七次;凡行泻法时须从六数,捻动针次为六次、十二次或十八次。

⑧平补平泻:针刺入穴后,均匀地提插捻转,提插的幅度、捻转的角度应轻重适中,待针下得气后,留针或立即出针,本法多用于虚实不甚显着或虚实兼有的一些病症,如关节痠痛等。也适用于病虽属实,但体质虚弱的患者。

⑨阻力针刺法:由于扭、闪、挫伤造成身体某部剧烈疼痛、运动受限所采取的手法。选择能引起患者疼痛剧烈难忍的姿势,找其压痛点进行针刺,进针3分,作雀啄手法,同时令患者活动受伤部位,待疼痛减轻,活动较自如,停止手法出针。如患者腰大肌损伤腰痛难忍活动受限,只能向前弯达40°,施针前令患者弯腰40°,并在腰大肌选择压痛点施针,施针过程中让患者活动腰部,尽量深弯腰,待腰能弯到90°,疼痛减轻或消失时停止手法出针。

(6)留针与出针:①留针:进针后将针停留在穴位内不动,用以加强针刺的持续作用。留针与否和留针时间长短,需结合病情而定。一般病症只要针下得气,在施术完毕后即可酌情出针,如虚寒性病症,得气慢者以及拘挛与疼痛疾患可以留针,为了加强刺激,在留针过程中每隔5~10分钟,可再做一两次捻转提插等手法,称为间歇运针。凡适合长时间留针的病症,还可以每日针刺两次。②出针:在施行所需的补泻手法或留针后即可出针。出针时左手拇、食二指按在针身两侧的皮肤上,右手拇、食指持针柄,轻轻捻转上提出针,出针后可用棉球揉按针孔,防止出血。在施行开合补泻法时,出针应按补泻手法的操作要求决定是否揉按针孔。

(三)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

1.晕针

(1)症状:患者接受针刺时(或在针前),面色苍白、多汗、心慌、眩晕、眼前发黑,甚至呕吐、四肢厥冷,脉细数而伏,血压急剧下降,严重者神志不清,仆倒在地,口唇指甲青紫或二便失禁。

(2)原因:患者在施针时精神过度紧张或久病、久泻所致的体质虚弱,以及疲劳过度、过于饥饿等都是致使晕针的原因。一般晕针多在初诊患者进针时发生,另外由于医师手法过于猛烈,超过患者耐受能力,亦可造成晕针。

(3)处理:发现晕针症状时立即停止针刺,并将针全部拔出,使患者采取头低脚高卧位。轻者休息片刻,喝些热茶水即可恢复。严重的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也可灸百会、足三里、气海等穴,出现循环衰竭者可及时给予注射升压药和中枢兴奋剂。待患者苏醒后,仍需卧床休息一段时间方可离去。

2.滞针

(1)现象:针刺后捻转和提插时感到针下十分沉重紧涩,捻针和出针发生困难。

(2)原因:医师在进行治疗过程中,捻针提插时指力不均匀,捻针幅度过大或向同一方向捻针,使肌纤维缠住针身造成滞针。患者在施针后移动体位,针身被筋骨和肌腱所夹,亦可造成滞针。

(3)处理:因针身捻转太紧造成滞针,可向相反方向捻转针身,并左右捻转,使针松弛。如因移动体位所致的滞针,医师可将患者肢体稍微移动,复之原位,即可顺利出针。如因肌纤维绕缠过紧,或肌肉痉挛造成滞针者,可在原针刺附近,以右手食指循经上下轻叩或再针1~2针,用以达到宣散气血,缓解痉挛,然后医师左手拇、食指重按皮肤,右手拇、食指捻转提针。

3.弯针

(1)现象:捻针和出针困难,针柄歪斜,改变了原来的方向,捻转针柄时患者感到局部疼痛。

(2)原因:进针后患者移动体位。进针或施行补泻手法过程中,操作不慎,用力过猛,使患者肌肉痉挛也可使针根或皮肤外面所露出部分的针体弯曲。

(3)处理:针弯曲较小者,可顺针弯曲的角度慢慢退出,不可捻转。如弯曲较大,须轻微摇动针体,顺着变曲的方向退出,体位移动所致的弯针,须矫正体位,使之复原。如针身弯曲不止一处,需缓慢地分段退出,切勿急躁猛抽,以免造成折针。

4.折针

(1)现象:出针时部分针尖和针身遗留在体内,肢体活动时感到局部疼痛。

(2)原因:多是因为针根或针身剥蚀之处,针前没有仔细的检查和选针。也有因进针后手法过强、体位移动、筋肉挛急等原因所致。亦有在起针时未查针数而遗针,患者穿衣或起床时针身立即折断。

(3)处理:发现折针时医师和患者都应冷静沉着,嘱患者切勿移动体位,避免遗留体内的针身随体位移动而走窜。如折针的断端尚露出体表,立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挤压折针周围皮肤,使折针断端暴露增多,然后用镊子取出。如针身已陷入深部,应立即在X光线下手术取出。

5.血肿

(1)现象:出针后被刺穴位皮肤下肿起,进而青紫。

(2)原因:针刺过程中,误伤皮下血管,或患者系出血素质,如血友病、血小板过少等疾患,针后较易出血。

(3)轻者在局部用手揉按,使其血肿消散。重者除局部揉按并做局部冷敷,使局部血管收缩、制止出血,待12小时后再做热敷,以帮助吸收。

6.气胸

(1)现象:针刺后突然出现气急、胸闷、胸痛、心慌或咯血、面色苍白、多汗等症状,严重者呼吸困难。

(2)原因:多因针胸背部腧穴过深,使针刺破胸膜和肺泡所致,另外针肩井、极泉等穴过深或方向不适,针身刺入胸腔,亦可造成气胸。

(3)处理:立即作胸透或照像,确定气胸面积大小,以便及时进行抢救。轻者应卧床休息,针刺内关开胸顺气,或给予镇静止痛药物,严重者需插管排气。

(四)其它刺法

1.三棱针刺法:三棱针是从古代九针中的锋针发展而来的,长约2~3寸,针柄为圆柱型,针身前半部呈三角形,三边有刃故称三棱针。

三棱针的主要用途是刺络放血,凡络脉壅滞,血瘀不通的疾病,可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此法有活血化瘀、消炎镇痛、泻实、化积等作用。

(1)刺络:亦称点刺,操作时医生右手持针,针尖对准要放血的络脉或部位,迅速地刺入约半分或一分,随即出针,以出血为度。出针后暂不要按闭针孔,尽量使瘀血外流,并可用双手拇、食指轻轻压挤点刺部位的周围,帮助排出瘀血。待瘀血排净后,用消毒棉花按住针孔,血即止。如:外伤后的瘀血腰痛可刺委中,咽喉肿痛可刺少商,急性胃肠炎的吐泻可刺曲泽、委中,急性结膜炎可刺太阳或耳尖,中暑、中风的闭证可刺十宣,小儿疳积可刺四缝,关节红肿的热痹可刺局部。

(2)散刺:本法多用于外科痛肿、丹毒、流火之类的疾患。施术时可在患处局部或红肿部的前、后、左、右或红线之边缘点刺放血,有消肿止痛的作用。如是慢性溃疡(阴疮)可在溃疡面上点刺出血,其周期进行散刺,有去瘀生新的作用。

(3)挑刺:挑刺是以三棱针的针尖,在皮肤上挑一小口,放血少许,适用于多发性疖肿、痔疮疼痛等症,操作时医师左手掐住局部皮肤,右手持针,用三棱针之针尖向上斜刺入皮肤半分深,迅速向上一挑,针尖部即将皮肤划破,针尖已出,待出血一滴,如不出血,可用双手拇、食指挤压针孔,即可出血。对多发性毛囊炎,特别是颈部的多发性疖肿,可在背部脊柱两侧寻找红点,以三棱针挑刺放血有卓效。在腰骶部挑刺散在褐色斑点,可治疗痔疾。

(4)注意事项:操作时手法宜轻、宜浅,出血不宜过多。体质虚弱者及孕妇或有血液病的患者不宜作刺络、挑刺等疗法。

2.皮肤针刺法:皮肤针亦称七星针或梅花针,是由古代毛刺发展而来的,它适用于妇女、儿童及怕疼的患者,多用于头痛、眩晕、失眠、胃肠病、妇科慢性疾病以及皮肤病等。

(1)操作方法:手持针柄,用腕力将针尖在皮肤上叩打,叩打的轻重需依患者体质强弱和病情而定。轻叩以不出血为度,重叩以微出血为度。施术的部位需根据病情,按经穴或部位叩打。

在治疗内脏疾患时,先做常规叩刺,所谓常规叩刺就是不论什么疾病先在背部脊柱两侧膀胱经第一侧线上,由肩部至骶部反复叩打3遍,每针的距离约五分至一寸,常规叩刺后,再按疾病所属的脏腑,系统做选择性的重点叩刺,如呼吸系统疾病,重点刺激部位为1~7胸椎。神经、精神系统的疾病,重点刺激第3胸椎至第2腰椎以及头部。消化系统疾病,重点刺激第7胸椎至第5腰椎。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重点刺激第2腰椎至骶椎。

对四肢肌肉和皮肤疾患,可不做常规叩刺,在局部按经络循行路线和局部叩刺即可。

(2)注意事项:皮肤针的针尖不宜太锐,几个针锋必须平齐,如果针尖太锐,针锋参差不齐,在叩打时就容易使患者发生疼痛或出血。

针柄长度一般以长筷子的长度为宜,过长或过短都不便操作。操作时以手的腕力叩刺,针锋与皮肤表面接触的方向是90°直角,如果针锋倾斜叩刺,会使患者皮肤剧痛,甚至拒针。用过之针具应注意消毒,特别是治疗皮肤病患者之后,应将针头部插入盛酒精之瓶内浸泡20分钟,取出用干纱布擦净备用。

3.指针法:指针法即医师用手指在患者身体腧穴上作揉按,达到治疗的效果。本法适于年老、妇女、儿童及怕针的患者,或突然发生急性病症,而无针具的情况下,可应用指针。

(1)操作方法:一般使用拇指或食指,将指尖轻轻放在选用的穴位上,再慢慢加强指力,上下左右揉按,使之产生酸、麻、胀、重的感觉。

(2)注意事项:指针的运用,应根据病情的需要,适当的控制指力的强度及其持续时间,不要突然用力或用指甲强力切压,以免给患者留下长时间的不适感。

4.火针法:火针法是一种特别的粗针,在酒精灯上烧热后刺入一定的部位的治疗方法。《内经》称之为焠刺。火针的针体较粗,一般长约3~4寸。适用于痈疽、瘰疬、乳痈等外科疾患以及寒痹等症。

(1)操作方法:右手持针,将针体的前半部放在酒精灯上烧红,左手拇、食指将欲刺部位的皮肤绷紧,急速刺入患部,并立即拔出。在应用于排脓时选择的针要粗些,在用于阴证坚肿,欲使其起消散作用时,选择的针要细些。

(2)注意事项:医师施行针术时,部位选择要准,并应避开血管、筋骨,动作要快而准,达到病所立即出针。

三、灸法

灸法是用艾绒放置在体表腧穴上烧熏,借艾火的热力来温通经络、调和气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的方法。

(一)灸用的材料

1.艾绒:艾绒是用艾叶晒干后(陈久的最好)加工捣舂,筛去杂质、粗梗等物,取其色白、柔软如棉的纤维,称艾绒。艾绒制成后,一般都需贮存一定时间后才应用,但在贮藏期间必须定期在阳光下曝晒,以保持干燥,防止虫蛀和霉烂变质。艾叶性味辛温,具有温通经络,祛除寒湿,回阳救逆的作用。

2.艾炷:是用艾绒制成大小不等的圆锥形炷体,应选择比较纯净的陈艾绒制成,它的优点是火力均匀,不易散裂和熄灭。艾炷的制法是取艾绒在平板上,用右手拇、食、中三指捏成圆锥形的小炷。

3.艾条:亦称灸卷,是指艾绒平铺在性质柔韧的纸上,卷成如爆竹形的艾条,卷紧后用胶水封口,常用的艾条长约6~8寸,直径5~6分,如在艾绒中掺入一定剂量的药末,称为药条。药条处方:肉桂、干姜、丁香、木香、独活、细辛、白芷、雄黄、苍术、没药、乳香、川椒等药。以上药共为细末掺在艾绒之中。

(二)常用灸法

1.艾炷灸:艾炷灸可分瘢痕灸和无瘢痕灸两种。灸后局部起泡、结痂为瘢痕灸,现代多用无瘢痕灸。在具体操作上还分为:①直接灸:将艾炷直接置于患者的腧穴上燃烧,每燃烧一枚称为一壮,每壮艾炷将燃尽时除去艾灰,易炷再燃,将规定壮数灸完为止。施灸过程中局部产生疼痛,可用手在施灸部位周围轻轻拍打,用以缓解灼疼,如疼痛不能忍受,即立即易炷再燃新炷,瘢痕灸者灸后一周左右水泡逐渐干瘪结痂。瘢痕灸对于哮喘、肺痨、瘰痨等有一定疗效。②隔姜灸:用鲜生姜切成半分厚的薄片,中间用针刺数针,置于需灸的腧穴皮肤上,然后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燃烧,感到灼疼时即更换艾炷,待灸处汗出潮红,按之灼热,便可停止施灸。生姜性温,故隔姜灸可用于因寒所致的呕吐、泻泄、腹痛及风寒湿痹、痿弱无力等症。③隔蒜灸:艾炷与施灸皮肤之间垫一片蒜,施灸方法与隔姜灸相同,适用于肺痨、瘰疬及初起的肿疡等。有消肿、止痛、拔毒、散结等功效。④附子饼灸:用附子末和酒作成如硬币大小的附子饼,中间穿孔,上面放置艾炷施灸,使患部达到温暖为度。此法多用于疮疡久不收口等症。⑤隔盐灸:取干净食盐填满肚脐,上面放置艾炷灸之,待皮肤灼疼时另易艾炷,此法适用于伤寒阴证或霍乱吐泻,中风脱症等,有回阳救逆、固脱的作用。但必须连续施灸,不论壮数,直至脉起,肢体回温,证候改善为止。

2.艾条灸:分为温和灸与雀啄灸两种:①温和灸:将艾条一端燃着与施灸部位的皮肤保持一寸左右的距离,使患者有温热感而无灼痛感,灸至皮肤稍微红晕为止。②雀啄灸:燃着艾条与需灸皮肤无一定距离,而象雀啄一样忽远忽近的上下移动,此法温热感较强。

3.温灸:又名灸疗器,是金属制成的圆筒灸具,底部有数十个小孔,内有一个小筒也有数十个小孔,将艾绒放置于内,点燃后置于应灸的穴位上,隔纱布灸之。有调和气血、温中散寒的功效。

4.温针:温针是针刺与灸疗同时并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宜留针又须施灸的疾患,操作时,按疾病虚实施补泻针法后,在适当深度留针,再将艾绒搓成团状置于针柄上点燃,热力通过针体传入穴位深部,起到治疗效果。此方法适用于痹证、痿证。

(三)灸疗准则:灸疗应用于形寒肢冷、腹痛便溏、寒湿痹着等偏寒塞盛之证,用以温通经络、激发阳气、驱散寒邪,或少气懒言、唇爪无华等气血虚弱之证,用以调和营卫,振奋脏腑之气化功能。对脏腑之气虚弱,不能固摄而引起的内脏下垂、脱肛、阴挺等疾,灸之可升举下陷之气。如见亡阴亡阳,虚脱之象,灸之以固阳固脱。

(四)灸疗的注意事项

1.外感高热,阴虚发热,脉象数疾者,均不宜灸。

2.颜面、头部以及粘膜处的腧穴不宜施灸。

3.妇女怀孕期间小腹及腰骶部不宜灸。

4.皮下浅表部位有大血管的部位不宜施灸,如睛明、丝竹空、人迎、经渠等穴位。

5.施灸时安排好患者的体位,以免灸时移动体位烧伤皮肤。

6.对肢体麻木不仁,感觉迟钝的患者,注意勿灸过量,避免烧伤。

7.施灸时注意患者衣被,勿引起火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