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汁饮料中L-抗坏血酸的测定方法——乙醚萃取法(摘自GB12143.3)
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软饮料工业手册》第996页(4792字)
(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使用2,6-二氯靛酚滴定-乙醚萃取法测定果蔬汁饮料中L-抗坏血酸含量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浓缩果蔬汁、果蔬原汁、果蔬汁饮料、果蔬汁碳酸饮料及果蔬汁固体饮料中L-抗坏血酸的测定,尤其适用于深色果蔬汁饮料中L-抗坏血酸的测定。但不适用于脱氢抗坏血酸的测定。
(二)原理
本法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2,6-二氯靛酚能被L-抗坏血酸还原为无色体,微过量的2,6-二氯靛酚用乙醚提取,然后由醚层中的玫瑰红色来确定滴定终点。
(三)试剂
所用的试剂均为分析纯,所用的水均为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以下简称水)。
(1)丙酮 符合GB686。
(2)乙醚 符合HG3-1002。
(3)10%硫酸铜溶液 称取10g硫酸铜(CuSO4·5H2O)溶解于水,并稀释至100mL。
(4)2%草酸溶液 称取20g草酸(C2H2O4·2H2O)溶解于水,并稀释至1L。
(5)碘标准滴定溶液 按GB601第二章第10条配制与标定,贮存于棕色瓶中。
(6)碘标准滴定溶液 将碘标准滴定溶液在使用时稀释V25mL→V250mL,浓度以c1表示。
(7)0.88mg/mL抗坏血酸标准溶液 称取0.22g抗坏血酸,用2%草酸溶液溶解并稀释到250mL。
标定:吸取抗坏血酸标准溶液20.00mL,加0.5%淀粉指示液1mL,用碘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呈微蓝色为止。
式中 c2——L-抗坏血酸溶液的浓度,mg/mL
c1——碘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mol/L
V1——标定时所用碘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碘标准滴定溶液相当于L-抗坏血酸的毫克数
(8)0.088mg/mLL-抗坏血酸标准溶液:吸取0.88mg/mLL-抗坏血酸标准溶液25.00mL,用2%草酸溶液稀释,V25mL→V250mL。
注:L-抗坏血酸溶液在使用时配制。
(9)2,6-二氯靛酚标准滴定溶液:称取200mg2,6-二氯靛酚,用少量热的重蒸馏水湿润,然后再慢慢加入热的重蒸水,搅拌溶解,过滤。冷却后,滤液用重蒸馏水稀释到1L。保存于冰箱中。一星期至少标定一次。
标定:吸取10.00mLL-抗坏血酸标准溶液置于50mL比色管中,按测定样品的步骤标定2,6-二氯靛酚溶液的滴定度。
式中 F——2,6-二氯靛酚溶液的滴定度,即1mL2,6-二氯靛酚溶液相当于L-抗坏血酸的毫克数,mg/mL
m——10mLL-抗坏血酸标准溶液中含抗坏血酸的量,mg
V——标定时所用2,6-二氯靛酚溶液的体积,mL
(10)5g/L淀粉指示液:称取0.5g可溶性淀粉,用5mL冷水调匀,将所得乳浊液在搅拌下徐徐注入100mL沸腾着的水中,再煮沸2~3min,使溶液透明。加0.1g碘化汞作保存剂。
(四)仪器
实验室常用仪器及下列各项:
(1)10mL微量滴定管。
(2)50mL、100mL比色管。
(3)125mL分液漏斗。
(五)试液的制备
水果、蔬菜中抗坏血酸的含量见附录A。
1.浓缩汁
在浓缩汁中加入与在浓缩过程中失去的天然水分等量的水,使成为原汁。然后同原汁一样取一定量样品,稀释、混匀供测。
2.原汁
称取含抗坏血酸4~10mg有代表性的样品(精确到0.001g),用2%草酸溶液稀释到200mL,混匀供测。
3.果汁饮料、果蔬汁水
(1)抗坏血酸含量在0.05mg/mL以下的样品,混匀后直接取样测定。
(2)抗坏血酸含量在0.05mg/mL以上的样品,称取含抗坏血酸4~10mg有代表性的样品(精确到0.001g),用2%草酸溶液稀释到200mL,混匀供测。
4.果蔬汁碳酸饮料
先将样品旋摇到基本无气泡后,按(3)条制备。
5.固体饮料
称取含抗坏血酸4~10mg有代表性的样品(精确到0.001g),用2%草酸溶液溶解并稀释至200mL,混匀供测。
6.乙醚抽提处理
对于高度乳化或样液色泽较深且易被乙醚抽提的样品,取样后置分液漏斗中。加30mL乙醚,充分振摇但勿使之乳化。待分层后将下层样液放入200mL容量瓶中,分液漏斗中加入20mL2%草酸溶液。适当振摇,待分层后,将下层水溶液放入上面的200mL容量瓶中。如此反复操作4次,将每次的下层水溶液均放入200mL容量瓶内,然后用2%草酸溶液稀释至刻度。
7.空白试液的制备
按试液制备中所确定的取样量称取同一样品(精确到0.001g),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20mL10%硫酸铜溶液,加水使总体积约为100mL,置于垫有石棉网的电炉上,小心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15min,然后用流动水冷却到室温。将此溶液转移到2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供空白测定。
(六)分析步骤
1.试液的测定
取10~15支50mL比色管,在每支比色管中加入10.00mL按(五)制备好的试液,各加2.5mL丙酮。放置3min后,在第一支比色管中加入1mL2,6-二氯靛酚溶液,充分混匀,精确控制40s后,加入2mL乙醚,充分振摇,放置几分钟,待乙醚与水溶液分层后,观察醚层有无出现玫瑰红色。当出现淡玫瑰红色时,则表明已达到测定的暂定终点。如果2,6-二氯靛酚全部被抗坏血酸还原,乙醚层保持无色,则在第二支比色管中加入1.5mL2,6-二氯靛酚溶液。如还不显红色,再逐一按2.0、2.5、3.0、3.5、4.0、4.5、5.0mL的量加入2,6-二氯靛酚溶液,直到乙醚层出现玫瑰红色达到暂定终点为止。这时所加的2,6-二氯靛酚的量常常是过量的,所以需进一步试验,确定精确的终点。
如果加到3.0mL2,6-二氯靛酚溶液时出现玫瑰红色,则从第六支加有试液的比色管中开始分别加入2.6、2.7、2.8、2.9mL2,6-二氯靛酚溶液,直至呈现淡玫瑰红色为止。如在2.9mL刚呈红色,则2.9mL为精确终点。如加到2.9mL2,6-二氯靛酚溶液仍不显玫瑰红色,则上面的3.0mL就是精确终点。所用2,6-二氯靛酚溶液为a毫升。
对于抗坏血酸含量低于2mg/100g的样品,用100mL比色管直接加倍取样测定。丙酮与乙醚的加量也相应加倍,操作同上。
对于同一个被测样液需平行测定三次。
2.空白试液的测定
吸取空白试液10.00mL于比色管中,同分析步骤1加丙酮并逐一按0.05、0.10、0.15、0.20mL的量加入2,6-二氯靛酚溶液,测得在乙醚层中刚呈现玫瑰红色所需的2,6-二氯靛酚溶液的量为b毫升。
(七)结果的表示
1.计算式
式中 X——100g(或mL)样品所含L-抗坏血酸的毫克数,mg/100g或mL
a——测定试液时所需2,6-二氯靛酚溶液的体积,mL
b——测定空白试液时所需2,6-二氯靛酚溶液的体积,mL
F——2,6-二氯靛酚溶液的滴定度,mg/mL,即每mL此溶液相当于L-抗坏血酸的mg数
m——10mL试液中所含样品的量,g或mL
注:以误差在允许范围内的三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报告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一位。
2.允许误差
同一样品三次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为:其抗坏血酸含量大于或等于10mg/100g的样品应小于2%,含量小于10mg/100g的样品应小于5%。
附录A 水果、蔬菜中抗坏血酸含量
(参考件)
表A1 单位:mg/100g
注:本表摘自《食物成分表》,1985年版,中国医科院卫生研究所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