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医古籍出版社《简明家庭中医药便览》第40页(2137字)

贫血的共同表现是肤色苍白,失去正常的红晕,口唇、齿龈、睑结膜同显不同程度的苍白。重症贫血常伴有浮肿以及各种营养不良表现,伴有头晕、乏力等症状。

贫血为多种疾病的共同症状,按病因可分为失血后贫血、溶血性贫血、造血不良性贫血三大类。造血不良性贫血较常见。单纯由于造血营养物质缺乏引起的贫血为造血不良性贫血中最常见的,特别是营养不良性贫血、缺铁性贫血。但许多恶性血液病、慢性中毒、寄生虫或细菌感染、肝、肾疾病、恶性肿瘤、先天性疾病等都可能出现不同程度贫血的表现。出现贫血应经专科医生检查,确定病因后,采取必要的针对性治疗措施后,辅以饮食调治。虽然轻度营养不良性贫血经过饮食调治可以完全治愈,但不是所有贫血都可以通过饮食解决问题。无论贫血是否主要症状,一定不要见贫血就治贫血,而忽略病因治疗,以致延误治愈机会。如:钩虫病、黑热病引起的贫血常较严重,如果仅着眼于纠治贫血,即令适量输血,供给足量营养,绝不可能制止病情发展,贫血也不可能彻底治愈。

小儿最常见的贫血以营养不良引起的最常见,但必须排除先天性疾病、寄生虫和细菌感染,重症的还需密切注意排除血液病和其它慢性疾病。

贫血,中医辨证常属血虚。

(一)饮食原则

1、贫血的饮食首先在于补充食物精微,增补血液化生之源,其次为健脾益肾,增加食欲,加强吸收、运化能力,以助血液化生之力。

2、贫血的营养需要甚多,但脾胃收纳吸收之力有限。考虑消化、吸收能力是选择饮食的重要依据。切不可以急于求成,希望在短时间内解决问题,宁可少量多餐,亦不可大量填塞,尤不可油腻、炙煿罗列杂陈。特别是兼有胃肠功能紊乱的,要考虑容纳、吸收能力,避免过量饮食招致消化不良,反而加重营养缺陷。

3、重症贫血常兼食欲低下,饮食品种选择,均应注意增加食欲,色、香、味均应考究。选择食物以渣滓少、补益力强者为上。

(二)饮食宜忌

饮食选择,以补充多种维生素为好,可据本章附表2所列,选择富含维生素A、B1、B2和C的食物,富含铁和铜的食物,蔬菜为贫血饮食所必需。恶性贫血要注意补给维生素B12

我国标准,每日铁供给量成人男12mg、女15mg、孕妇、乳母18mg、少年男15mg、女18mg、幼儿10mg、学龄期12mg。1973年,WHO人体营养微量元素专家委员会建议铜的供给量每日每kg体重成人30μg,儿童40μg,婴儿80μg,。但应注意:食物中的铁、铜元素不是都能全部吸收,一是视胃肠吸收能力而异;二是受其它饮食成分影响。还要注意:正常需要量不是治疗量,治疗饮食中的含量应大于正常需要量数倍。

富含铁(以mg/100g食部为单位)的食物,据中央卫生研究院营养学系(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食物成分表》(第一版,商务印书馆1957(Ⅰ),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Ⅲ))整理:乌(Ⅰ.328)、发菜(Ⅲ.200)、苔菜(Ⅲ.197)、黑木耳(Ⅰ.185)、紫菜(Ⅰ.32,Ⅲ.183)、海带(干)(Ⅰ.150)、咖喱粉(Ⅰ.136)、海藻(Ⅲ.99.4)、虾子(Ⅰ.69.8)、芝麻酱(Ⅰ.58,Ⅲ.19.2)、五香粉(Ⅰ.49)、淡菜(Ⅰ.48.4,Ⅲ.24.5,16.8)、黄花菜(干)(Ⅰ.44.3)、茶叶(Ⅰ.39.5)、口蘑(Ⅰ.32)、银耳(Ⅰ.30.4)、榆钱(Ⅰ.29)、芽菜(Ⅰ.27.7)、干蛤蜊肉(Ⅲ.26.4)、香菇(Ⅰ.25.2)、荸荠粉、肝(Ⅰ.25)、蛏子(Ⅰ.22.7)、牦肉(Ⅰ.22.4)、腌香椿头(Ⅰ.22)、牛肉汁(Ⅲ.21.5)、芥末面(Ⅰ.20.9)、小黄鱼干(Ⅲ.20.1)、田螺(Ⅰ.19.8)、梭子蟹(Ⅲ.19.5)、鲨鱼肉干(Ⅲ.19,10.6)、鱿鱼干(Ⅲ.17.5)、干辣椒(Ⅰ.17)、鲨鱼皮干(Ⅲ.16.5)、猪肉松(Ⅲ.16.8)、豆瓣酱(Ⅰ.16.1)、蕨麻(人参果)(Ⅰ.15.4)、鱼翅(Ⅰ.15.2)

含铜较多的食物是肝、牛肝、牡蛎肉、鱼及叶绿素。每100g食部:猪肝2,500μg(Ⅲ)、猪肉2,000μg,(Ⅲ)、芝麻1,680μg,(Ⅲ),黄豆1,300、1,140μg,,荠菜1,460μg,(Ⅲ)、菠菜1,350μg,,芋头1,290μg,(Ⅲ)、茄子1,280μg,、茴香菜1,150μg,(Ⅲ)、油菜1,120μg,(Ⅲ)、黑豆1,080μg,、小豆1,050μg,(Ⅲ)、扁豆1,010μg,(Ⅲ)(据《卫生学》:80及Ⅲ.整理)

上一篇:营养不良 下一篇:慢性胃炎
分享到: